云何厭離?

厭離在阿含經中常3個一組,味、患、離,就是確實的知道事物的滋,愛著於這個滋味所導致的過,才能真正的遠。雜阿含中蘊、處、界、食、諦、緣起這些是佛教根本教法,更嚴格講雜阿含這些根本教法是修觀的內容,雜阿含就是修觀的教科書


南傳佛教是以上座部的傳承,最著名的佛教小百科是清淨道論,厭離在清淨道論中被劃分在第八個觀智,對應阿含經所謂如實知見的完成就是厭離隨觀智,這些劃分在清淨道論中並不是一刀畫斷的絕對分割,主要是說明修觀次第的因果細部關係。


在北傳瑜伽師地論中則劃分為9階段分別是,1.諸行流轉智,2.諸行還滅智,3.雜染因緣智,
4.清淨因緣智,5.清淨智,後面是4個諦智。


地論怎麼說明呢?


(3)雜染因緣智,(4)清淨因緣智,及(5)清淨智者,謂於(3)愛、(4)過、(5)出,如前應知


在地論這更直接,就是集、滅、味、患、離直接對應,在兩個傳承中,古論師都將其判定為一個觀智的階段。


這主題要說明的是:


1.古漢語這厭離是平述詞,不是討厭的意思,厭離用台語就更清楚,台語保留了許多古代用法的一些精確含義,你用"吃到厭了",在台語中它是"膩了",是這個,佛教中是指對於五蘊的取著了,如前述佛教中可以說是修觀的一個境界,佛教最主要的去除遠離,所謂的修觀智慧斷除煩惱,修觀是佛教特有不共於一般世間法的禪定,而厭離不是帶有嗔恚心的慈悲才是嗔恚相對的的名相,雜阿含經中厭離緊接著就是離欲,或是斷欲貪,厭離本身也是因為修行的過程中見到我們認為穩定的身心,其實是一連串變動的過程,厭離隨觀智導致對於身心的愛染大量減低,實在跟嗔心扯不上關係

因此 .. 有說:大乘重慈悲,小乘重厭離!


這種說法實有誹謗佛法之嫌疑,修觀的目的就是要永斷貪、嗔、癡,結果此說是有一種觀智是導致嗔心? 

這實在是說不通!






2.佛陀教授不淨觀導致厭離心過強自殺?


此一說也是莫名其妙,其實對於禪定清楚的人都知道,不淨觀假想做意,嚴格分起來他是一種禪定,以下用安般如此說明,當你心念專注於呼吸的息上,漸次安定待禪相出現,將注意力慢慢移轉到禪相上,這時就入了安止定,這時所專注的對象是一個想蘊所構作出來的相,它與事實不符,佛教所謂的修觀不是這種對象,不是心意構作的誇張想像!



觀的目標對象是五蘊身心是一連串動態身心變化的過程!


所以不淨觀是什麼? 是屬於一種禪定,用廣論說明,這種禪定最多得勝解,而不是得勝義真實,勝解有益於對治煩惱。


不淨觀最主要對治的是欲界煩腦特別是淫欲


再說自殺,自殺多半是嗔恚某個境界,並希冀另一個境界,是貪、嗔、癡俱足。

佛教中的觀智卻是要消滅這些貪、嗔、癡的,令永斷的,卻有一種觀智導致自殺?

佛世有比丘修不淨觀而導致自殺,這是不正知見的關係,絕對跟所謂厭離觀智是沒有關係的,兩種修法全然不同,在分析厭離之後的離欲,次第上是要離欲貪者要解脫才有機會,引用經典:


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所以不要再說佛陀教授不淨觀導致厭離心過強,導致自殺......這真是奇怪的說法,這句的厭離到底是阿含中的用語 "飽"、"足"、"膩" 還是現代用語 "討厭"的意思?


此種說法多半是不學無術者的隨性漫談吧!請善細分別,切勿 姑且說之阿!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