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消舊業....
在一位師兄的網站看到有朋友問隨緣消舊業.... 這....
因為領教過一次了,還是在這裡自問自答好了 XD
1.為什麼不是隨緣增舊業?
2.他問題中的業是指什麼 ?
3.他問題中的因果論是指什麼?
這些問題總該先解決吧。
1.普遍的的認知造業造業,總是以一種負面態度來看待業一詞,從屬於世俗的觀點來說,業有分善業、惡業,並不是光指負面的。
2.SA.298 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從屬於世俗的觀點來說 身行、口行、意行也有善惡差異。
有人會問不是講業嗎? 為什麼又變行?
行有三種意義,如果講"諸行"指的是五蘊,如果是"行蘊"的行是指受、想二蘊以外的心理作用,如果是緣起法的"行支"是指業(身行、口行、意行)。
3.佛教的因果論就是緣起法。
並不是菜市場裡的因果說,那種現在你殺雞以後變成雞,或今生你殺我來生我殺你......
綜合以上
那麼其中最該注意的是意圖(思),他是力道最大的,不論是否付諸行動,因為其可以不斷重複的特性,不論善惡之業其影響是至深至遠。
那麼從一個情境,到你付諸行動 (不論善惡),不能說不是受到過去的影響,不論你怎麼感受或苦或樂、想蘊如何構作認知,這些都影響你的意圖。
緣無明行者,這是緣起的定則,這是不可能改變的,從過去的生命堆積起的總總經驗到你感受苦、樂(果報),這過程不可能改變。
「諸比丘,什麼是緣起?諸比丘,以生為緣有老死,無論諸佛如來出世或不出世,而此(緣起的)界(自性)住立,是法住性、是法決定性、是此緣性。
諸比丘,以無明為緣有行。諸比丘,這裏的是如性、不違自性、不他性 、是此緣性。諸比丘,是名緣起」。
佛音論師這樣解說:
是故當知「緣起」是以老死等諸法的緣為特相,有與苦結合的作用,邪道(輪迴)是它的現狀,這(緣起)由於這樣不少不多的緣而發生那樣的法,故說「如性」;
因為諸緣和合之時,雖一須臾,想不從此而發生諸法是不可能的。所以說「不違如性」。
不能由其他諸法的(生起之)緣而生起別的法,所以說「不他性」;
隨緣消舊業....? 答案就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那已經被造作了!
不過你可以不必思考消舊業這件事,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事。
你過去可能也造了善業,你真的也想消一消 @@?
佛教的因果論權且說之,可以說是:
一個眾生一系列生死流轉的中的個個生命原素間的關係。
------ 但這種也是眾生見,佛教是無我的輪迴。
.....
哀~好勵志喔,這麼令人絕望的一篇。
雖然果報如此不能改變,你也可以現在建立善業阿。
佛陀講鹹水淡水的譬喻就是這樣的用意阿,你要生命怎麼轉變就趁現在。
異熟(果報)如此,速行(意口身行)可以改變,為什麼不重視因地的部分?
最後送給這位朋友攝阿毗達摩裡面的一句:
這非常正面吧!
4.另外問到懺悔有沒有用?
一定有用! 因為沒有慚、愧兩個心所不會有善心生起。
但也不要搞過頭變成惡作追悔(五蓋之一)。
佛教的善心惡心是非常清晰的,沒有貪、嗔、癡的心就是善心。
善與惡也不要用菜市場的講法來理解。
至於癡? 如理作意可以克服癡。
菩提法師的著作這樣解釋:
這是我看過為對 如理作意 一詞最棒的解釋。
例如:「有情」、「男人」和「女人」諸概念給人的印象是,它們所代表的東西擁有不可再分解的究竟實體。然而,當我們以阿毗達摩的分解器,明智地探究這些事物時,我們發現它們並沒有其概念所代表的究竟實質,而只是由無常的名(精神)色(物質)過程所組成的現象。如此,運用智慧分析世俗諦,最終我們將會達到藏在概念現象背後的究竟法。
在《阿毗達摩論》裡的究竟法,即是這些超越心的想像,而各有自性之法。
雖然究竟法是實際上存在的實質,但由於它們非常微細深奧,所以缺乏訓練的人無法覺知它們。這種人無法知見究竟法,因為他們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裝成世俗現象的概念所矇蔽。唯有在運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之下,人們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竟法為其智的目標。如是究竟法被形容為屬於究竟智範圍裡的目標。
重點還是讓心經常的 (不與貪嗔癡相應)
希望有幫到你
標籤: 閒聊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