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1.1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一經 SN.1.1




在諸天相應,天的眾生通常以詩誦提問,而佛陀也會以詩頌回答。
我聽過惠敏法師說,這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問答,以表示水準比較高。
佛陀也不甘示弱,也以詩誦回答。惠敏法師是用一種比較輕鬆的方式來講。但是有沒有這樣的層面? 自己判斷囉。詩誦提問、詩頌回答會因為押韻的關係,有些簡略,不詳細。以往我看到這類經典直接略過頂多記一些關鍵字,就下一經,其實初學者也應當是這樣,不必在這樣簡略的經典上打轉。

1.先講從見的意義,特別是南傳,大多講到見 diṭṭhi 多半只邪見,不是說其他宗教很邪惡,只是對應正見來說。例如六十二見,是當時各種宗教的見解、觀點,其實當時宗教的觀點應該不只62,只是做一種歸納,對於微小差異就整合為一類。就今天還是可以看到種種新興宗教,或依於佛教名稱的新宗教,也各自提出他們的觀點,不只是宗教觀點,假新聞也如同暴流。

暴流,可以理解成種種見
無住立、無用力?

沒有住著於某一種觀點,可以說是無住立。
無用力,佛陀並不是刻意的提出一種否定對方的觀點,從與外道對話的經典可以看出,先從對方觀點出發並點出其觀點本身的矛盾。

關於見,經典中對我來說理解上最有幫助的就是 SN.12.15 也出現在 SA.266

SN.12.15 莊春江譯:
「迦旃延!這世間多數依於兩者:實有的觀念與虛無的觀念。 
  迦旃延!以正確之慧如實見世間集者,對世間沒有虛無的觀念;迦旃延!以正確之慧如實見世間滅者,對世間沒有實有的觀念。 

如果仔細觀察這些觀念實有、虛無,都找不到可以對應的事實,生命不斷動態的在轉變,不只身成長老化、心智也從幼稚到成熟到昏庸,去想像有什麼不變的只是出於想像,有些是語言上的方便講有講無,有些只是人們被綁在概念上,實際找不到可以對應這些名詞的事實。

2.從生死流轉上來說
暴流也可以看成生死輪迴之流
無住立、無用力?

在天相應的後面幾經講到味、患、離,佛教是以智慧徹底根除煩惱而非苦行,從貪慾的根本身心來看如何味著、什麼是欲樂的過患、到真正遠離。
而不是傷害身心,或其他激烈的手段。可謂無住立、無用力。

3.奢摩它與毗婆舍那
佛弟子學習奢摩他的目的是為了毗婆舍那,不會因為奢摩它的定樂而住著,不會生天而樂著,可謂 無住立。

轉而以禪定力為輔助如實觀察身心,進而超越種種見進而斬斷煩惱可謂無用力。

結論: 我認為這經要表達的是中道,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少了不生不滅? 
如果你看了SN.12.15 你會認為有一個人或者有個真我進入涅槃或消失了,表示你還看不懂。

SN.35.85
那時,尊者阿難……(中略)對世尊這麼說:
  「被稱為:『世間是空、世間是空』,大德!什麼情形被稱為『世間是空』?」
  「阿難!因為以我或我所是空,因此被稱為『世間是空』。
  阿難!什麼是以我或我所是空呢?阿難!眼以我或我所是空,色以我或我所是空,眼識以我或我所是空,眼觸以我或我所是空……(中略)凡以意觸為緣生起的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受也都以我或我所是空。
  阿難!因為以我或我所是空,因此被稱為『世間是空』。」


關鍵字: 暴流、無住立、無用力,中道。

以上只列出個人意見或觀點,原文請到莊春江網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