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中大量出現的定型句

當觀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
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觀。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

這是在雜阿含經中大量出現的定型句,定型句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以言語口傳,這種定形句非常適合背誦,這邊要談這11種觀察,人類因為溝通的方便使用語言文字,但語言文字的局限會造成一些與真實狀況不符的扭曲。


譬如顏色,顏色兩字並不能正確表達事實,如果試著 不要以"顏色"兩字表達"顏色",那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因為有光線,有無空間阻檔的情況,有物體對光各波長的吸收與反射,有眼睛,有視神經,大腦有差別認知的能力,有教育認知,如此才有所謂顏色。

如果在教育小朋友時,我把我所認知的紅色告訴他這是綠色 ,那大概會出現這個小朋友老是闖紅燈的情況,要不就是他來跟我爭辯,紅燈才可以過馬路 XD。

上面的過程到達大腦差別認知能力時,還沒有教育認知前,顏色或任一顏色兩字本身是沒有賦予特定的意義,在這階段其實沒有必然性能確定,我所見的紅色是否與你所見的相同,當然你可以以生物的同類來推論,但你可以證明至此階段是必然相同嗎? 恐怕是不能。

當然這篇經文的色(五蘊之一),並不是指顏色,色是指會壞敗的障礙性的,由四大所造,四大是指地(堅硬),水(流動性),火 (冷熱),風(推動),他的觀察還包括感受,想,意圖(思,造作 - 行) 、分別能力(識)也就是教育認知之前的狀態,色與受、想、行、識共五項目的觀察,受、想、行、識這四項是只有名稱的沒有實體,合起來稱五蘊或五陰,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這11 種觀察可以克服 1.語言的局限 2.情感的左右(包含自尊心...傲慢...),還有3.不符真實的錯誤理論所帶來的誤解

這就是向智尊者所提到導致我們對真實扭曲的三個因素 : 語言的簡化、情感的左右、與錯誤理論的見解或把玩哲學概念。

A.不是不要用語言,而是不要被語言所扭曲,指月見指,是指頭的過失嗎?
是見的過失吧 ,語言並沒有問題原則上還是要精確表達 ....。
B.另一個例子,譬如一個男生跟一個女生說"我愛你",可是呢這個男生的我愛你,從"情色小說"來,而這個女生從"瓊瑤小說來" ,很多誤會就這麼自然的發生......XD 
這種狀況特別容易出現在翻譯的文章,語言也是因緣生各種文化背景的差異,在翻譯時從一個文化跨越另一個文化,有些事物在這個文化有對應的字詞,在另一個文化可能得用一整篇來說明,但語言總是力求簡化以期在使用上的方便,這種就類似B 例的情況。

有些文學家也常用這種方式表達,譬如 : 玫瑰不論它叫什麼,依舊芬芳,文學家也善於直觀事物的實際樣貌,文學家們是再以文學創作表達,而再度用更多的名詞構築一偏偏美妙的文章來形容一件事。 而佛教的施力點是在觀察實際、觀察真實

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這是在每次提到這11 種觀察方法後面所連接的,有時候經文是觀察無常,有時候經文是觀察無我。

非我,有的經文翻譯成"無我"。
異我,有的經文翻譯成"我所",他是基於五蘊來說的,譬如把色當我!,其他的項目當我所(當異我)。

不異我,不是解釋成 "不異就是我",這是大錯特錯,這點可以對照其他經文知道,這也是佛教的無我印。

不相在,有的經文會更進一步提到,我中色、色中我,我中受、受中我 ...想、行、識中我、我中識等,"不相在"就是指這10種狀況,那種對自我的幻想或想像,譬如靈魂,神我、神識都是屬於這類。與前面無我,無我所也就是"色是我"、"色異我"一共二十種狀況稱為 "有身見" ,有身見是佛陀提到要克服的障礙之一,也是人最難以克服的一項。

回到這11 種觀察,最主要還是說明緣起,因為有一些哲學家,思想家會提出例如: 存在、不存在,有、無 ......之類的觀念,在佛教中不以這種哲學思維為出發點,直接對真實情況做描述,若觀察人的身心變化,這些名詞 "存在、不存在,有、無 ....." 與事實都不相符,實際的身心是不斷變化的過程,若硬要分析每個項目,各項都是以各種因果關係彼此依存才能成立的,在這真實的情況中,"存在、不存在,有、無",都找不到相符的事實。

許多外道的理論,在立基點上已經喪失,此處一腳踩空,不論多麼的精密哲思,多麼完整的邏輯推理,其實都不必多談,要讓人確信,而沒有驗證的可能,最後只好拿出"人格"做為保證,簡直是鬧劇一場。這就是在佛教經典中,為什麼佛陀說他本身所說的你也必須檢驗。

佛陀在他的教法中,並不是根據找不到事實的哲學概念,而每個人可以透過身心的觀察對對佛陀的教法進行檢驗。所謂觀察是必須透禪定訓練,以那種敏銳的狀態所做的觀察。

實際上五蘊一個不斷變化的身心,從身心的觀察並沒有什麼能從這一剎那到下一剎那。

為什麼佛教老是談解脫生死? 生命雖有種種苦,但也是有許多快樂的部份阿,為什麼談厭離於生死? 為什麼要切斷生死不再輪迴?

透過這個方式的觀察,將可以避免偏見而直接觀察到符合事實的狀態。

從三個時間點的差異變化觀察,從內在外在的方面觀察,從顯著的與細微的方面觀察,從正面價值負面價值觀察,從直接與間接關係觀察。觀察什麼? 觀察"身心"是否有什麼不變化的(無常)有什麼可以稱為自我的(無我)。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