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般那初學常遇的困境
我看到很多禪修者與禪師的對話學生的困境都差不多,但有些指導隱卻是藏在禪師心理暗示的話語中。
最困難又是最簡單的方式,安那般那
最初的準備,姿勢並不是很重要的,你要躺著也行只要你不睡著隨你高興,持續的專注才是重點,其實安般是有很多獨特的優點,關於人的呼吸因為你可以控制呼吸,也可以讓身體自然呼吸,這種所緣迫使你必須放鬆對身體的控制。
例如你到非佛教的禪修中心,指導老師都會以一些輕軟語心裡暗示要你....放鬆........放鬆,感受那氣息進入體內的冰涼,你現在很快樂......專注呼吸,哇做 spa,等下是不是有馬殺雞.......
你不必輕視外道的指導,止禪本來就共外道,因為當我們專注時身體自然就緊繃,身體放鬆時心理就散亂,身體緊繃時很難快樂起來,而安般卻強迫著你要一方面放鬆,不控制呼吸又要抱著喜悅的心情。
清淨道:
「純粹與樂住」──此定之中無夾雜之物純粹,不滲雜,不間雜,單獨,不共。(安般念)不是由於遍作(準備定)及近行(定)而得寂靜,即從最初入定以來本來就寂靜殊勝之義※08-006※ 。然亦有人(指北寺住者)說「純粹是無滲雜勢力本來美妙」。如是這樣純粹(的安般念)每於證得安止定的剎那而獲得身心之樂,故知為「樂住」。
儘管清境道裡怎麼讚嘆這種禪修方式,說得非常殊勝困難,其實不然他有著各種優點,強迫著禪修者使用正確的方式,因此說是最困難也是最簡單的方式....... ,這個被強迫的部分就是必須保持 放鬆、喜悅與專注。 ---- 這是最初要知道的重點
這些不是沒根據的,回想一下相應部23支緣起:
緣信而有悅,緣悅而有喜,緣喜而有輕安,緣輕安而有樂,緣樂而有三摩地
其他如找個遠離人群安靜的地方無味平淡的飲食,不講話、不思考經論..... 這些就不要多說了,記得也把手機丟掉臉書關閉,別看電視,那些跳來跳去片段的訊息對你的專注力只會造成傷害,不論禪師做了多少心理暗示,不如你下定決心。
這種放鬆要到什麼程度?
要到你感覺不到身體,那時感覺會像只剩下一個頭,身體像不見了一樣,有的人會恐懼,恐懼時所緣就跑掉了,沒有必要恐懼這是好現象,好現象也不要過度興奮讓所緣跑掉了,持續保持專注於所緣。
上述還是不行?
如果你發現一專注就會去控制呼吸,那不要理會呼吸
只管坐只管放鬆
同樣的方式你甚至可以完全不想任何東西,你只管放鬆,檢查全身哪邊沒放鬆,就是坐著不可以動,不可以控制身體,不可以睡著,坐一個小時一段時間不什麼都不做就放鬆,一直到你不能感覺到身體,像是不見了一般,但是你不能不呼吸,這時候最清楚的所緣就是剩下呼吸。
如清淨道論中的觸與隨逐,門衛喻,鋸木喻、跛者喻看一下,不要觀察進入肺部的息,不要體驗觸點的冷暖等四大特性,不要注意跑出去的息,只注意觸點(鼻端出氣口或人中),如鋸木喻中觸木的鋸齒,鋸齒沒有觸木的部分也不是,觸木部分的鋸齒(息)才是安般所緣。
如果左或右邊鼻孔明顯就注意左或右邊,人中明顯就注意人中,決定了就不要換位置,如果能夠專注就不要數或是注意入~~、出~~~,不用,直接專注整個過程,對通過觸點的息整個過程專注。
數和注意入出都是因為變動的所緣對粗的心有利,非必要的,如果一直打妄想就要試著注意入、出,不是心中默念入、出,只要知道就好,如果還是不行這樣作還打妄想,那就數吧,不過只要數就不可能入於安止。 因為細的心需要不動靜止持續的所緣。
禪相
依心的專注程度不同分為遍作(有的人沒有遍作相)、取相、似相,這些相包含遍作相都只是意門的對象並不是眼睛看到,如果你以為是取相時開眼閉眼那種視覺殘留你就誤解了,都是憶念所成的,跟眼睛完全無關。
禪相有一些特徵,比如說用眼睛看某個東西,會有中間清晰周為模糊的情況,但是禪相卻是整個都是清晰的,他的實際樣子會依每個人的想蘊不同而不同,亮度跟定力與飲食有關。
禪相出現時不要將注意力立刻移到禪相(遍作、取、似相),還是專注息,一直到專注息就是專注似相,穩定恍耀時才移到似相上。
幻境
另外有一種因為初修者的心不習慣於長時間處於專注的狀態,有時會有一些奇怪的影像,有時只是很短的時間一閃而過,有時像連續劇,不是你想要的也不是專注的對象,這類是幻境,這跟因專注而產生禪相不同一般來說不會那麼的清晰,也有很清晰的但是他是並非是你想要而出現的,比如我就看過一塊石頭,那個幻境就一直雕塑那個石頭,不斷的在石頭上產生刻紋也沒人在雕刻,紋路是看不出有何意義的幾何圖案,我認為是跟房間的天花板有關。
不一定每個人有,萬一不幸出現對於這種幻境不應理會,回到原本的所緣。
以上都是就修奢摩他來說
標籤: 安那般那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