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ññatti


莊春江翻譯相應部1相應20經/三彌提經對應北傳經典雜阿含1078經

<天子原來的想法>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溫泉園。
  那時,尊者三彌提在破曉時起來後,前往溫泉洗澡。
  在溫泉洗澡後起來,然後著單衣站著弄乾身體。
  那時,當夜已深時,容色絕佳的某位女神使整個溫泉園發光後,去見尊者三彌提。抵達後,站在空中以偈頌對尊者三彌提說:

  「比丘!你不先享受然後乞食,你不於享受後乞食, 比丘!你要先享受然後乞食,你不要讓時間溜走!
  「時間我不知道,被隱藏的時間不被看見, 因此,我不先享受然後乞食,我不要讓時間溜走!

那時,那位女神站到地上對尊者三彌提這麼說:
  「比丘!你年輕出家,黑髮的青年,具備青春的幸福,在人生之初期,不在欲中娛樂,比丘!你要享受人之欲,不要捨斷直接可見的而追逐耗時的。

略......

<佛陀的教導>

  大德!當這麼說時,那位女神對我這麼說:『比丘!我們不易見到那世尊,因為被其它有大權勢的諸天圍繞,比丘!如果你去見世尊,然後問這個道理,我們也會為聽法而跟去的。』
  大德!如果那位女神之語是真實的,那位女神就在此不遠處。」
  當這麼說時,那位女神對尊者三彌提這麼說:
  「問吧!比丘!問吧!比丘!我已到此。」
  那時,世尊以偈頌對那位女神說:

  <一>認知能被講述的之眾生,在能被講述的之上建立, 
   不遍知能被講述的之後,被死神束縛。 
   遍知能被講述的之後,不思量被講述的, 
   因為,他能被說的,對他來說不存在。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大德!我不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請世尊為我說明,以便我能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那就好了!」

  <二>凡思量:相同、殊勝或卑劣者,他可能因為那樣而爭論, 
   當對三種慢不動搖時,對他來說沒有『相同或殊勝』。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大德!我也不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請世尊為我說明,以便我能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那就好了!」

  <三>捨斷名稱,來到無勝慢,他在這裡切斷對名色的渴愛, 
   那繫縛已被切斷、無苦、無欲者,當遍求時, 
   諸天、人們在這裡或他處;在天界或一切住處,都得不到。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大德!我這樣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

  『在任何一切世間中,不應該以身、語、意作惡, 
   捨斷諸欲後,有念、正知,不應該親近伴隨苦與無利益的。』
.....

-------------------------------------------------------------------------------------------------------------------

 <一>認知能被講述的之眾生,在能被講述的之上建立, 
   不遍知能被講述的之後,被死神束縛。 
   遍知能被講述的之後,不思量被講述的, 
   因為,他能被說的,對他來說不存在。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能被講述的眾生」在概念上有各種名稱及意義,如某某人叫什麼名字,還有意義上的概念,如他是美是醜,是智是愚,各種不真實的概念,在究竟意義則是五取蘊。

接著又說「在能被講述的之上建立」五取蘊本身還是真實法名稱概念,關於概念法究竟法南傳的論書或注釋或附注講得很多,比較特別的是這邊佛陀為什麼不直接講五取蘊?  而說法變得這麼抽象?

          我的推論是 : 這位天女的五取蘊跟人類不是相同的。

       我在17歲時在桃園和鶯歌的邊界上一個叫國際新城的地方,那是我一位同學的家我還記得他的名字叫張X芳,我們在道別時在巷子口外閒聊,巷子是兩排面對面的房子,我面對巷子大約30到50公尺右邊其中一戶是他家,斜對面是他叔公的家,他叔公是位道士,我不知道他在做什麼,只聽到噹噹噹像是在做法,這時我看到一個很奇怪的東西飛出來在二樓的高度S形8字形亂飛,那個眾生看起來像是半透明的煙霧包著許多黑線,黑線也不是很明顯一直保持的,隨著他移動若隱若現,我盯著他一分多鐘,距離蠻遠的,當時我並不感到恐懼,也分不出他有四肢或頭部,一直到這個眾生察覺我看得到他,他飛的速度減慢,往我這邊看(由該眾生的身表),這時我才能看到類似頭部的樣子,但五官不是很明顯,從他飛行的方式和望過來的方式,似乎是他有些緊張,接著他又繼續快速的飛,然後衝向我同學家隔壁的空屋後消失 (空屋是我之後問這位同學得知的) 。

 我這個經驗僅有一次,後來都沒有過類似的經驗,眼門所見意門所見也不確定,當時沒學習佛教的理論,也不記得是否開眼閉眼,更不是什麼神通,至今我也不清楚原因,有可能是過去的業異熟。

從這個眾生的(身表),可以理解到祂有五蘊,入處至少知道有眼入處,但是祂的色法(身)是超乎想像的。

不遍知 (五取蘊) 的被死神所束縛,「遍知能被講述的之後,不思量被講述的, 因為,他能被說的,對他來說不存在。 

例如 :人點頭搖頭,我聽一位師父說過,在斯里蘭卡搖頭表示同意,該師說 : 「他明明知道搖頭是同意但還是很不習慣。 」,人們的溝通方式很多是身表,這些是從演化與文化差異來的,以前我看過一本書專門講述非語言的語言,作者是FBI 退休幹員,像這類身表就是概念法,但搖頭的四大相真實法,有時人的身表比語表更誠實,這本書就是這麼說的

又如: 你在路上見一個美女,如果你注意她外表的美妙,你會生起可意,接著貪就產生了,但是在佛教的修法中根門守護的極致是不起三種不善尋 (欲尋、恚尋、加害尋)。這三害尋常時間不起才可能修定或修觀,五蓋先被鎮伏才有止觀,例如:近行定就是欲界善心(喜俱智相應無行)。當你這麼想這位美女內身是腸、胃、心肝、肺,膿、血、尿、糞,馬上就 ........欲就熄火了(火花阿)。 但是這麼作意算不算是如理作意?  當然不算,因為這些內身的腸、胃....膿、血、尿、糞還是概念法,這只是利用概念法治欲尋

又如:火遍,這種遍的相如果是真的你應該會被燒傷,遍作(準備)相、取相、似相這些是概念法,又如你現在憶念父母的樣子在心中生起的相也是概念法,這跟四梵住禪定中的相只是強度不同而已,可以保持很久你就可以藉著種種相概念而達到安止。這只是利用概念法修止。但是修觀所緣是究竟法,心的操作也不同,毗婆舍那是分別,奢摩他頃向不分別。


<二>凡思量:相同、殊勝或卑劣者,他可能因為那樣而爭論, 
   當對三種慢不動搖時,對他來說沒有『相同或殊勝』。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慢是很深細的,我勝、我劣、我相等... 這很多經典都講過,著迷於概念法而起煩惱卻是很粗糙的,不作意究竟法,或者不能分別概念法與究竟法是不能修觀的。

菩提長老寫的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裡面有一句解釋如理作意是非常非常棒的文中他這麼說 :

         「雖然究竟法是實際上存在的實質,但由於它們非常微細深奧,所以缺乏訓練的人無法覺知它們。這種人無法知見究竟法,因為他們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裝成世俗現象的概念所矇蔽。唯有在運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之下,人們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竟法為其智的目標。如是究竟法被形容為屬於究竟智範圍裡的目標。

( manasikara 作意,白話 : 注意 ;  yoni  是胎的奪格,yoniso 是根本的,根源的,英譯本 yoniso manasikara 是 : 真實的因果關係的做意 )

<三>捨斷名稱,來到無勝慢,他在這裡切斷對名色的渴愛, 
   那繫縛已被切斷、無苦、無欲者,當遍求時, 
   諸天、人們在這裡或他處;在天界或一切住處,都得不到。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渴愛的對象也是概念法,前面提到止禪禪修也利用概念法,煩惱對治也是利用概念法。

從開印法師那邊聽聞 : 「南傳佛教有一句話 : 異熟如此,速行可改變。」

一般來說可喜所緣則起貪,不可喜所緣則起嗔,異熟(果報)本從善業來但若起貪速行,變成又造惡業,所以要注意根境識觸不要起可意、不可意。

如sa.985 :

「云何為從愛生愛?謂有一於眾生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他於彼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隨行此,作是念:『我於彼眾生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他復於彼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隨行故,我於他人復生於愛。』是名從愛生愛

「云何從愛生恚?謂有一於眾生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而他於彼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隨行此,作是念:『我於眾生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而他於彼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隨行故,我於他而生瞋恚。』是名從愛生恚

「云何為從恚生愛?謂有一於眾生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他復於彼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隨行故,我於他而生愛念,是名從恚生愛。

「云何從恚生恚?謂有一於眾生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而他於彼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隨行此,作是念:『我於彼眾生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而他於彼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隨行,我於他所問起瞋恚。』是名從恚生恚。

如 sa.1171

「諸比丘!我說此譬,欲為汝等顯示其義。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於可意法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不生厭。是故,比丘!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

這些是佛陀講述修法的一些剛要,前面講的 防止三種不善尋生起 是毗婆舍那,長期的保持這樣的習慣行,知識就會長出來,作為能修止、修觀的基礎。

能分別概念法究竟法,這樣就不會很膚淺,善用概念法也可以對治煩惱,進而超越概念法直探究竟法。

例如: sa.35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不作是念:『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何所無故此無?何所滅故此滅?』
然彼多聞聖弟子知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果就文獻學方法大概就是做出很膚淺的理解,佛弟子應當不由推論、不由信來證知,可是這樣講的人卻連理論都不通阿,基本的理論都不知道,怎麼證呢?

其實很多其他經典佛陀也講當議論四聖諦,莫世間思維,四聖諦和緣起法差異是什麼呢??
緣起只是生? 並不是,他也包含滅的部分,在南傳似乎主張緣起不與滅諦、道諦相通,其實觀智就通八正道,此滅故此滅也應該是通滅聖諦。清淨道慧地的部分有詳述,參考清淨道你就能看到有深度的理解。

又如sa.373:

佛告比丘:「凡食摶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摶食斷知,摶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五欲功德貪愛斷者,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有一結繫故,則還生此世。

這也是要分別概念法究竟法,其實摶食起貪愛從概念法來,食物的色是概念法,香、味都是,覺得粉圓很Q,這是舌附近的身根,眼睛難強烈的光感到疼痛也是身根,聲音過於刺耳也是身根,舌頭感到酸甜苦辣這是舌根。

色、聲、香、味、觸是真實法,氣味你覺得是可喜、不可喜是概念法,例如臭豆腐有人喜歡有人厭惡。又如聲音是真實法,但好不好聽是概念法。

貪心所、嗔心所是真實法,但是那個愛著或厭惡的卻是概念,有些是來自整個社會的共同期待或共通的價值觀,有些是生物種就有差異,有些是串習。

例如: 一個人的外表美醜,從年又到一定的年紀一直在變,小時後卡通看多了,美醜就從卡通人物來,到長大了看美國電影多了,就又有些改變,這種藉由媒體慢慢受到影響的價值觀就是一種社會的共同期待。

生物種差異就像蛆喜歡糞便,貓喜歡魚腥味,你喜歡嗎?

串習如前面講的臭豆腐,不夠臭有些人還不過癮,另有些人避之唯恐不及。

摶食斷知是概念法突破進而從食觀緣起,四食的修觀方法在其他的經文也從四食一直講到無明,這也是清淨道中緣起觀察的一種。四食也是本所思願,由種種貪愛而生此世,從四食的教法不容易落入概念思維,黏著在名稱概念。


Youtube 講解概念法的相關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TEW8GqSDa8&list=PLnEjrVd9QA9KxPSyKRHpu_Pp8xPxBp6zO&index=4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