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是不是要捐很多錢? 從佛教經論看布施
MA.43 不思經
我聞如是:
爾時,世尊告曰:「阿難!持戒者不應思,令我不悔。阿難!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阿難!有不悔者不應思,令我歡悅。阿難!但法自然,有不悔者便得歡悅。阿難!有歡悅者不應思,令我喜。阿難!但法自然,有歡悅者便得喜。阿難!有喜者不應思,令我止。阿難!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阿難!有止者不應思,令我樂。阿難!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覺樂。阿難!有樂者不應思,令我定。阿難!但法自然,有樂者便得定心。阿難!有定者不應思,令我見如實、知如真。阿難!但法自然,有定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阿難!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不應思,令我厭。阿難!但法自然,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便得厭。阿難!有厭者不應思,令我無欲。阿難!但法自然,有厭者便得無欲。阿難!有無欲者不應思,令我解脫。阿難!但法自然,有無欲者便得解脫一切婬、怒、癡。
「阿難!是為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心。阿難!多聞聖弟子有定心者便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
不思經是南北傳都有,在相應部也有講述二十三支緣起的類似經典,修觀的部分是更進一階的是屬於想要解脫生死的人,當然這是佛陀教法的主要目標,求其次是人天法,很妙的是前端的修法是一樣。
在攝阿毗達摩論義中提到89種心或是包含禪支配合出世間道心、果心計算的121 種心,他在講的就是五受陰中的 識受陰,四究竟法中的心,也談到心的作用,在欲界八大善心是屬於速行的作用,速行的作用會在心留下直接的影響力與未來的影響力在未來緣足夠時成熟,欲界八大善心是 2^3,分別由(喜俱心、捨俱心),(智相應、智不相應),(無行(主動)、有行(被動)),排列組合成城八個。
喜俱、捨俱是屬於心受
其他根據菩提法師整理的資料:
智相應(banasampayutta):
智能如實知見諸法(yatha-sabhavam)。
與智相應之心的智(ñāṇa)是指「慧心所」(pañña-cetasika),亦即是「無痴因」或「無痴根」(amoha)。智不相應的心缺少此慧心所,但並沒有只屬於不善心的無明(avijja)或痴(moha)。
無行:
根據註釋,人們會自動自發地行善的原因是身心健全、有良好的食物、適合的氣侯等,以及由於在過去有造過類似的業。如前所述(本章節四),慫恿可以來自他人或自己本身。
幫助理解的例句如下:
對於八種欲界善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說明:
1.某人愉快(喜俱)主動地行佈施 (主動的作),心知那是善業 (智相應)。
2.某人在他人鼓動之下 (被動的作),愉快地(喜俱)行佈施,也心知那是善業 (智相應)。
3.某人愉快(喜俱)自動地行佈施 (主動的作),但不知那是善業(智不相應)。
4.某人在他人鼓動之下(被動的作),愉快地(喜俱)行佈施,但不知那是善業(智不相應)。
5-8. 應明白這四種心各與首四種心類似,差異只在於 沒有愉快的感受,而是中捨的感受。(捨俱)
這八種心稱為善(kusala)或福(pubba),因為它們制止煩惱,且帶來善報。
每當凡夫(puthujjana)與有學聖者(sekha,即下三個層次的聖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造善身業、善口業、或激起屬於欲界的善心時,這些心即會生起。
阿羅漢的行為都是屬於無記(沒有業),因而這些心不會在他們心中生起。
這裡法師做了精確的描述,這樣的造作會形成(善業) 或是(福業),對心產生直接或未來的影響力,福業非福業,善業惡業,造作與果報對於沒學佛的人常常是混淆的,在佛教的業報理論中他們的意思也不同。
善的業會導致樂受的果報
惡的業會導致樂受的果報
福業會導致福報
非福業會導致非福報
但苦樂受並不一定是過去造作的業所致,對於作為我們講善惡,果報講苦樂。
這兩組有點差異,他們都會導致未來生命品質或生於善或惡道,財施果報不一定是獲得財富,有時從生命品質表現,例如說有人生來就一副好歌喉,光靠唱歌他就獲得很大的財富,或智慧特別好,發明了某個東西而成了大老闆....
福業則多半形成繼承家產,生命品質不一定很好,例如之前台北市的選舉.... 略。
另外就是投生的問題,佛教世界觀對於種種世界是根據心的層次分類,或說用禪定分類,在人不論怎麼有福報比不上欲界天,欲界天的眾生可以說是隨心所欲還有男女相,在欲界天又不如色界天,色界天智慧更高、無男女相以禪悅為食,不過要投生於色界並不是只建立善業,還要有證得禪那的經驗,並且在死前還保有禪那。
這些是人天法,為什麼說與解脫道前端的修法是一樣 ?
攝阿毗達摩的註解中菩提法師做了這樣一個表格
這 遍作、進行、隨順、種性,都是欲界八大善心中喜俱智相應無行,只有安止是屬於色界心,如果從不思經中持戒而不悔,不悔而心悅,心悅得喜,喜而止身,止身而樂,樂者便得定心,定者便得見如實。到這裡便與解脫道銜接。
所以說解脫道與人天法前端修法是一致的,不僅如此佛陀還說這存在著法的必然性
我記得一位法師在演講的場合說過,他說要修布施,並不是一次捐獻很多財富,要教導小朋友行布施,寧可一次給師父1元,分成30天給,不是一次給30 元。這很像現在的小額捐款,目的就是培養 -- 欲界八大善心,不論是直接的影響力或是將來因緣成熟時,這些都成為導向人天善趣,或導向解脫到的基礎。
布施,不是一次捐很多自己又不捨得,或不開心,量力而為就可以,重點在多次。
像我自己是比較被動的,我看到別人也困難常會想出手幫助,但也會覺得不好意思,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常常在那觀望,看看有沒有人先伸出援手,不過看了攝阿毗達摩,我就主動了一些。
布施也不一定是錢財貨物料,一個人如果比較大方比較捨得給予他人幫助,如果這樣的習慣培養起來形成性格,他的各方面會比較順利,人就是互相,這應該也可以視為直接利益。
布施也不一定是錢財貨物料,一個人如果比較大方比較捨得給予他人幫助,如果這樣的習慣培養起來形成性格,他的各方面會比較順利,人就是互相,這應該也可以視為直接利益。
前面提到定者便得見如實,在如實知見之前嚴格說跟宗教信仰無關,之後的也跟宗教名稱無關,其實只要實質上具有這些內容,都是佛所說。
之前的文章也提過,佛陀說也應該布施給其他宗教信仰者:
優婆離居士白曰:「世尊!從今日始,不聽諸尼揵入我家門,唯聽世尊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
世尊告曰:「居士!彼尼揵等,汝家長夜所共尊敬,若其來者,汝當隨力供養於彼。」
所以說跟宗教的外殼名稱無關....
如果要求解脫道或增上生色界天要注意 :
這幾心遍作、進行、隨順、種性一定是喜俱智相應無行,因為禪定是樂行道,一定是喜俱從諸禪支可以理解,一定是主動的沒有那種不小心入定,或不小心證得道果,一定是智相應的都必須具有無癡根。
從果報來看
喜俱的異熟(果報)是一些樂觀的人的特質,無行(主動的) 這是很多領導者的特質,智相應的人可以成就禪那或道果智,在世出世間觀點智相應都是好事。
幾個結論:
1. 不要輕視修人天法的人,前端機礎都是一樣
2.如實知見之前的修法,跟宗教外殼無關(指的是現今的主要幾個宗教信仰)
3.布施的行為與果報的品質跟金額無關 XD
4.累積大量的財富也是有過失的....
標籤: 阿含經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