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iyesana Ariya 師兄要我看經典 AN.9.36
若將〈雜864–870〉七經合而為一,其整體架構顯然同於南傳增支部的〈A.9.36. Jhānasuttaṃ〉;
有關五種般涅槃者,或可參閱〈雜821= A.3.86. Dutiyasikkhāsuttaṃ〉;
〈雜864–870〉這七經或〈A.9.36.〉確實是非常好的經文,值得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Pariyasana Ariya
增支部9集36經/禪經(莊春江譯)
「比丘們!我說:依止初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比丘們!我說:依止第二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比丘們!我說:依止第三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比丘們!我說:依止第四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比丘們!我說:依止虛空無邊處後,有諸煩惱的滅盡;比丘們!我說:依止識無邊處後,有諸煩惱的滅盡;比丘們!我說:依止無所有處後,有諸煩惱的滅盡;比丘們!我說:依止非想非非想處後,有諸煩惱的滅盡;比丘們!我說:依止想受滅後,有諸煩惱的滅盡。
『比丘們!我說:依止初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當它被像這樣說時,這是緣於什麼而說呢?這裡,比丘從離欲、[離不善法後,進入後住於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凡存在於那裡的色的狀態、受的狀態、想的狀態、行的狀態、識的狀態,那些法他看作是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後,心集中於不死界:『這是寂靜的,這是勝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當他在那裡住立時,到達諸煩惱的滅盡。如果因為那法貪、那法喜而沒達到諸煩惱的滅盡,則以五下分結的滅盡而為化生者,在那裡入了究竟涅槃,為不從彼世轉回者。
比丘們!猶如弓箭手或弓箭手的徒弟在[稻]草人形或泥堆上作訓練後,過些時候,他成為遠距離的射手、閃電般的射手、巨大身體的破壞者。同樣的,比丘們!比丘從離欲、……(中略)初禪,凡存在於那裡的色的狀態、受的狀態、想的狀態、行的狀態、識的狀態,那些法他看作是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後,心集中於不死界:『這是寂靜的,這是勝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當他在那裡住立時,到達諸煩惱的滅盡。如果因為那法貪、那法喜而沒達到諸煩惱的滅盡,則以五下分結的滅盡而為化生者,在那裡入了究竟涅槃,為不從彼世轉回者。『比丘們!我說:依止初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當它被像這樣說時,這是緣於此而說。
『比丘們!我說:依止第二禪後,……(中略)比丘們!我說:依止第三禪後,……(中略)比丘們!我說:依止第四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當它被像這樣說時,這是緣於什麼而說呢?這裡,比丘以樂的捨斷與苦的捨斷,及以之前喜悅與憂的滅沒,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由平靜而正念遍淨的第四禪,凡存在於那裡的色的狀態、受的狀態、想的狀態、行的狀態、識的狀態,那些法他看作是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後,心集中於不死界:『這是寂靜的,這是勝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當他在那裡住立時,到達諸煩惱的滅盡。如果因為那法貪、那法喜而沒達到諸煩惱的滅盡,則以五下分結的滅盡而為化生者,在那裡入了究竟涅槃,為不從彼世轉回者。
比丘們!猶如弓箭手或弓箭手的徒弟在[稻]草人形或泥堆上作訓練後,過些時候,他成為遠距離的射手、閃電般的射手、巨大身體的破壞者。同樣的,比丘們!比丘以樂的捨斷與苦的捨斷,及以之前喜悅與憂的滅沒,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由平靜而正念遍淨的第四禪,凡存在於那裡的色的狀態、受的狀態、……(中略)為不從彼世轉回者。『比丘們!我說:依止第四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當它被像這樣說時,這是緣於此而說。
『比丘們!我說:依止虛空無邊處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當它被像這樣說時,這是緣於什麼而說呢?這裡,比丘以一切色想的超越,以有對想的滅沒,以不作意種種想[而知]:『虛空是無邊的』,進入後住於虛空無邊處,凡存在於那裡的色的狀態、受的狀態、想的狀態、行的狀態、識的狀態,那些法他看作是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後,心集中於不死界:『這是寂靜的,這是勝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當他在那裡住立時,到達諸煩惱的滅盡。如果因為那法貪、那法喜而沒達到諸煩惱的滅盡,則以五下分結的滅盡而為化生者,在那裡入了究竟涅槃,為不從彼世轉回者。
比丘們!猶如弓箭手或弓箭手的徒弟在[稻]草人形或泥堆上作訓練後,過些時候,他成為遠距離的射手、閃電般的射手、巨大身體的破壞者。同樣的,比丘們!比丘以一切色想的超越,以有對想的滅沒,以不作意種種想[而知]:『虛空是無邊的』,進入後住於虛空無邊處,凡存在於那裡的色的狀態、受的狀態、……(中略)為不從彼世轉回者。『比丘們!我說:依止虛空無邊處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當它被像這樣說時,這是緣於此而說。
『比丘們!我說:依止識無邊處禪後,……(中略)比丘們!我說:依止無所有處處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當它被像這樣說時,這是緣於什麼而說呢?這裡,比丘以一切識無邊處的超越[而知]:『什麼都沒有』,進入後住於無所有處,凡存在於那裡的色的狀態、受的狀態、想的狀態、行的狀態、識的狀態,那些法他看作是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後,心集中於不死界:『這是寂靜的,這是勝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當他在那裡住立時,到達諸煩惱的滅盡。如果因為那法貪、那法喜而沒達到諸煩惱的滅盡,則以五下分結的滅盡而為化生者,在那裡入了究竟涅槃,為不從彼世轉回者。
比丘們!猶如弓箭手或弓箭手的徒弟在[稻]草人形或泥堆上作訓練後,過些時候,他成為遠距離的射手、閃電般的射手、巨大身體的破壞者。同樣的,比丘們!比丘以一切識無邊處的超越[而知]:『什麼都沒有』,進入後住於無所有處,凡存在於那裡的色的狀態、受的狀態、想的狀態、行的狀態、識的狀態,那些法他看作是無常的、苦的、病的、腫瘤的、箭的、禍的、疾病的、另一邊的、敗壞的、空的、無我的,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後,心集中於不死界:『這是寂靜的,這是勝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當他在那裡住立時,到達諸煩惱的滅盡。如果因為那法貪、那法喜而沒達到諸煩惱的滅盡,則以五下分結的滅盡而為化生者,在那裡入了究竟涅槃,為不從彼世轉回者。『比丘們!我說:依止無所有處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當它被像這樣說時,這是緣於此而說。
比丘們!像這樣,所有(有想等至)之所及,都有完全智的通達,比丘們!凡依止這二處:非想非非想處等至與想受滅等至,比丘們!我說:『這些應該以禪修者的等至善巧與出等至善巧進、出後正確地告知。』」
1.
這經整個架構與清淨道論中提示修觀方法是從非想非非想以下出定,再以五蘊為所緣修觀是很接近的,而且把這經各禪分開,非常像SA.864~870 經。比丘們!像這樣,所有(有想等至)之所及,都有完全智的通達....
講到無想定兩個就沒有詳細說明了比丘們!凡依止這二處:非想非非想處等至與想受滅等至,比丘們!我說:『這些應該以禪修者的等至善巧與出等至善巧進、出後正確地告知。』」
如果看過聖求經、或陷阱堆經佛陀在證道後無法援助兩位已過世的禪修老師,或許是成為該處(非想非非想處) 眾生後無法修觀。
當初在看 SA.864~870 經是專注在這幾經把止觀所緣差異講的非常清楚。
SA.864「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 然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思惟,於彼法生厭、怖畏、防護;生厭、怖畏、防護已,以甘露門而自饒益,如是寂靜,如是勝妙,所謂捨離,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一定要有似相才能達安止,似相現起心才能這般穩定,四種究竟法僅有一個可以達安止,以不死界為所緣(以涅槃為所緣)。
當所緣五蘊身心,不論心心所與色法都不是奢摩它所緣,也不可能達安止,但這就是對定的定義怎麼認定。
注: 不死界為所緣或說以涅槃為所緣,應該是權說,我推論是就是心、諸結的永斷。
如這經說他使心從那些法脫離後,心集中於不死界:『這是寂靜的,這是勝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當他在那裡住立時,到達諸煩惱的滅盡。如果因為那法貪、那法喜而沒達到諸煩惱的滅盡,則以五下分結的滅盡而為化生者,在那裡入了究竟涅槃
這裡南北傳有一些差異,南傳對於止禪採嚴格定義,修觀的時候是出定後依靠定的餘勢修觀。北傳要求觀一定要身心輕安。
所以南北傳止觀只是說法不同,意思完全一樣。身心輕安若依南傳說法出定會有依每個人差異會有長短不同時間餘勢,身心輕安就是身心的堪能性。
AN.9.36 這經在這個部分:
AN.9.36 這經在這個部分:
比丘們!猶如弓箭手或弓箭手的徒弟在[稻]草人形或泥堆上作訓練後,過些時候,他成為遠距離的射手、閃電般的射手、巨大身體的破壞者。
所以當佛陀說 : 比丘們!我說:依止初禪後,有諸煩惱的滅盡 這是指要去獲得身心的堪能性,也可見定學的重要性,修毗婆舍那,也是盡所有性才如所有性,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2.
另外這經講到空無邊處定的進入方法也是清淨道論提到的:
比丘們!比丘以一切色想的超越,以有對想的滅沒,以不作意種種(色)想[而知]。
清淨道論說無色品 :
他看見這樣的過患之後,並盼望除去它,即於空無邊處的寂靜無邊而作意,擴大他的遍至於輪圍(世界)的範圍或者遂其所欲的遠大,以那(擴大了的)遍所觸的空間而「虛空!虛空!」或「虛空無邊」的這樣作意,而除去那遍。
然而所謂除去,並不是像捲席子,也不是像從鍋子里拿出燒餅一樣,只是對於那遍不念慮不作意不觀察而已。
3. 關於五種現法涅槃論者 Pariyesana Ariya 師兄可能誤會了
在該篇文章我是指梵網經中的一類外道,第一種以欲樂為涅槃,其他四種以四分法四禪各禪的一境性為涅槃。
因此個人認為佛教雖然也教導奢摩他,但這種修法早在佛教以前便有,至少佛教的經典是這樣描述,因而推論在當時是修行者非常普遍學習的,可能是佛教不需再詳述奢摩他的原因,阿含經中出現比例較高的都是毗婆舍那,所緣都是五蘊六入。
標籤: Pariyesana Ariya
2 個意見: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晚上10:35:00 [PDT]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晚上7:20:00 [PDT]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