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業論的比較

圖片引自明法比丘Abhidhammattha-sangaha_Table
這只是為了說明佛教因果業報的安立,不是要貶抑耆那教,每個人有信仰的自由,耆那教的教義也有他對世人的價值。
引用自耆那教宣傳網站
引用

耆那教在宗教倫理觀上﹐提出了漏入和繫縛的理論﹐他們認為一切有生命的物類其本性是清淨﹑圓滿的。
但是非生命體的物質卻常常形成一種障礙﹐掩蓋著靈魂原有的光輝﹐使靈魂受著束縛。這種障礙稱為業。
他們認為業是一種特殊的﹑細微不可見的物質﹐這種物質流入靈魂並附著於靈魂即為漏入。

業有八類﹕

    
智業遮蓋靈魂的智慧﹔
    
見業遮蓋正確的直覺﹔
    
受業遮蓋靈魂的幸福﹐滋生苦樂﹔
    
痴業遮蓋正信﹐產生情慾﹔
    
壽業決定生命的長短﹔
    
名業決定身體的特質﹔種業決定種姓﹑國籍﹔遮業決定性力。
    
這八種業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們繫縛在靈魂上﹐要想解脫就得制御。 

他們認為制御的方法是持五戒﹐修三寶﹐實行苦行。

五戒是不殺生﹑不欺狂﹑不偷盜﹑不姦淫﹑不蓄私財。
三寶為正智(正確習解)﹑正信(正確信仰)﹑正行(正確實行)

耆那教徒還實行各種苦行﹐他們認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舊業﹐使新業不生﹐達到寂靜﹐使靈魂呈現出原有的光輝﹐從而脫離輪迴之苦﹐獲得解脫。 


佛教的觀點上否定 "身異命異" 這種見解。
"
身異命異" "身是一個,(靈魂)是另一個" 這樣的概念

1.
從解脫來:
佛教提出的看法是,如果當初這(本性是清淨﹑圓滿的) 的靈魂會受到()染污而流轉生死。那這消去諸業回到的本來清境也不是解脫 ,為什麼?
因為當初這(本性是清淨﹑圓滿的) 的靈魂會受到()染污而流轉生死。

2.
從業的教義來:
耆那教認為業是一種特殊的﹑細微不可見的物質﹐這種物質流入靈魂並附著於靈魂即為漏入。
這種業論就是超越一個眾生身心範圍的內容(業物質),強調身心強烈苦行,抵銷這業

而佛教的業則是緣起法中的行支(思、思已,發動身口意的行為)而這業也在此(單一眾生)身心中傳遞。

3
根門安立: 要先說六入的安立,佛陀安立六入,從五門心路的發生接著進入意門心路
而有眼、耳、鼻、舌、身,五門心路所對應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唯一一對應,
不可能從其他門而生這對應的五識 。

也就是 眼->眼識、耳->耳識 ..... 這種對應關係不會是 ->眼識 ,如 二法 的經文所說。
且意門心路又有 (意對法) 這樣的獨立意門心路,而完全不涉及前五門。

譬如我們吃東西感到酸甜苦辣,這是舌門到舌識,而感到口腔中咀嚼食物時那樣的支撐為身門身識作用。

也就是說佛陀不是隨便安立這些名相與法的,而從門及心路一一確立。

引用自耆那教宣傳網站
引用
認為宇宙萬物由靈魂()和非靈魂(非命)組成﹐靈魂包括能動和不動的兩大類﹐能動的則根據感覺器官的多少分為六種﹕一個器官()的﹐如植物﹔二個器官(皮﹑舌)的﹐如蟲﹔三個器官(皮﹑舌﹑鼻)的﹐如蟻﹔四個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五個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獸﹔五個以上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不動的靈魂存在於地﹑水﹑風﹑火四大元素之中。

耆那教從(感官數量),比較接近醫學或現代科學的觀點。耆那教也是提出原子說的教派。

4.
從是否有靈魂來說:
佛教認為並沒有什麼從前一剎那來到下一剎那如經中說:()生時無有來處、(眼識)滅時無有去處
否定身心有任一形式的我、靈魂等等,然而根據緣起的定則,有業的相續。

常義反駁: 認為有一個不變的靈魂,因為他不變,不受因緣制約的,身跟靈魂無關,你怎麼苦行也沒意義,因為畢竟關。
主宰義反駁: 認為有一個靈魂他可以操控此身心,理論上不會有眾生輪迴,也不會有種種苦才是。

中阿含大品優婆離經比較耆那教宣傳網站的定義

就可以看到兩個宗教對於業的定義不同
引用
長苦行尼揵答曰:「瞿曇!我尊師尼揵親子不為我等施設於,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但為我等施設於,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
世尊又復問曰:「苦行尼揵親子施設幾罰,令不行惡業,不作惡業?」

也就是說佛教的業,是緣起法行支,業力的傳遞是緣起法行支到受支,一種緣的定法、定則,透過身心的觀察可以自行驗證的

耆那教的業是一種不可見的業物質,一種超乎想像的超常力量

業的處理

佛教認為一但因緣俱足,依照緣起的定則果報必定會發生,只要在輪迴中,不會有什麼抵銷的概念。
唯一個以改變的現下的造作,重點在思(意圖)決定善、惡,付諸行動決定未來的福報及非福報

耆那教則認為業可以被苦行所抵銷。 受苦可以(消我的業)

從攝阿毗達摩的註解中一句話總結 :


任何界的造業之心(善心或不善心)都傾向於令造業者投生到與其相符的生存地;如果成功導致投生,它們必定會令造業者只投生到該地,而不會是其他地。

這句話實際上非常可怕,至少我是這麼認為,如阿含經中舍利弗與阿難的對話 ("本行所作、本所思願")

例如說:
建立善業可能於未來生得聰明,心的障礙少
建立福業可能於未來生得富有,寬裕的家庭
慾望的追求,又生到追逐欲求的生命

考慮等流作用則是 -> 五有兩端最長壽。
一般常聽到法師 (通俗教化時) 說:  落入畜生、餓鬼、地獄,一旦業報盡又成為人 (實是耆那教理論翻版)


並不是這三惡道中不造作,那樣的心,那樣的等流,那樣的習慣,沒有很大的反省,通常是可喜所緣起貪、不可喜所緣起嗔,那又於該道建立何種業 ? 結果是如何
五有兩端最長壽。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