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1.12 - 19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十一經 到 十九經
SN.1.12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2.htm
可以參考 SN.22.29 (歡喜經)同名經典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547.htm
同樣在天相應後面會講到味著、過患、遠離
在你所歡喜的事物你要進一步看到他隱含的過患,然後到後面會講到實際上這個愛喜是對於自身五蘊的愛喜。
SN.1.13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3.htm
這經是說對一事物進一步看到其滋養物,看到其組成的因與緣,而不是概念。所以
天:「沒有等同對兒子的愛,沒有等同牛之財,
沒有等同太陽的光明,大海是池湖中最勝的。」
佛陀:「沒有等同對自我的愛,沒有等同穀物之財,
沒有等同慧的光明,雨是池湖中最勝的。」
兒子對應於自我愛,也就是親屬覺對應於自我愛。
牛對應於穀物,而能生長。
陽光對應慧光。
對於由池湖所累積的大海進一步往前看到其因緣,對應於雨。
SN.1.14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4.htm
「剎帝利是兩足中最上的,四足中則是公牛,
處女是妻子中最上的,對兒子來說則是先出生的。」
「正覺者是兩足中最上的,四足中則是駿馬,
順從的是妻子中最上的,對兒子來說則是孝順的。」
這經則從利益上來看什麼是真實的利益。
剎帝利與正覺者
公牛與駿馬
處女與順從
長子與孝順
SN.1.15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5.htm
「當來到中午時分,鳥兒們安靜下來了,
廣大的林野呢喃,那恐怖出現於我心中。」
「當來到中午時分,鳥兒們安靜下來了,
廣大的林野呢喃,那喜樂出現於我心中。」
境轉與心轉
SN.1.16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6.htm
「睡眠、懶惰、打哈欠,不樂、餐後的睡意,
這裡的眾生,以此而聖道不顯現。」
「睡眠、懶惰、打哈欠,不樂、餐後的睡意,
以活力驅逐它後,聖道變得清澈。」
精進對治睡眠
SN.1.17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7.htm
「沙門身分是困難的,難以為無能者忍耐,
因為多數在那裡有障礙,愚者在該處沈沒。
能行多少沙門身分,如果不防護心?
會在一步步中沈沒,隨順於意向的控制。」
「如龜的肢體在自己的龜殼中,比丘收妥於心之尋中,
不依止的、不惱害其他人,已般涅槃,不會非難任何人。」
收攝六根以龜縮來形容在經典多次出現,後面也會講到
收妥於心中之尋,不是閉眼睛,不是塞耳朵,閉嘴吧,守護六根的修行要遮蔽的是心。
關於尋可以參考中部二種尋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19.htm
比丘們!我分欲尋、惡意尋、加害尋為一部分,
離欲尋、無惡意尋、無加害尋為第二部分。
SN.1.18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8.htm
「在世間,有誰是以慚而自我抑制的男子,
不引起斥責,如良馬之於鞭?」
「以慚而自我抑制者是稀少的,他們經常正念地行,
獲得苦的結束後,在不平順中平順地行。」
在南傳阿毗達摩將慚包括在心所法、心所法就是說與心同時生起,而決定心的性質與定義的一種說明方式,也是透過可以實際觀察到的特質,所有的善心都有的。(他講十九種通一切美心,這個美心的用法是避免和聖人的心混淆,而不說善心,實際上從凡夫的觀點是善心,當然我覺得很多餘,以後再講) 。
SN.1.19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9.htm
這經可以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710.htm
比丘們!人們在阿賴耶中歡樂,在阿賴耶中得歡樂,在阿賴耶中得喜悅,當無阿賴耶的法被如來教導時...........
這時期的阿賴耶跟後來的摩訶衍那時期佛教阿賴耶識意思不一樣。
增支部這經莊春江師兄也有注解:
「在欲之阿賴耶上」(kāmālaye),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對感官快樂的窩」(To the lair of sensual pleasures)。按:「阿賴耶」(ālaya),另譯為「執著;愛著; 所執處」,也有「窟、宅」的意思,參看《印度佛教思想史》p.25。《顯揚真義》等說,眾生在五種欲上黏著(sattā pañcasu kāmaguṇesu allīyanti),或黏著百八種渴愛思潮(Aṭṭhasatataṇhāvicaritāni ālayanti, SN.6.1/MN.26/DN.14),因此,那些被稱為阿賴耶。
這時期的阿賴耶也有真我的意思,真我是想像的,五取蘊是不斷動態變化的,真我是一種靜態的概念的想像,真我找不到可以對應的事實。
換個角度
如果有真我在五取蘊之外,這真我跟五取蘊無關的,你(五取蘊)怎麼修行都沒有用。(這樣想像的宗教概念毫無用處可言。)
如果有真我依著五取蘊,當五取蘊消滅真我也應當消滅。
如果五取蘊中某蘊是我,那它應當可以不依靠其他諸蘊而獨存。
佛教捨棄概念式思維而說無我的輪迴。
那為什麼提到這經? 這經在說 窟(洞)、宅 。
標籤: 相應部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