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143-211
心經講解最清楚的的是這篇,但是有些難度蠻高的部分,印順導師還是很簡略的帶過,例如: 印順導師文中提到 「色離於空,色即不成;空離於色,空亦不顯 。」
這涉及佛教的宗教理論,在印度當時的"其他宗教"有這樣的主張,他們認為有一個真我受到業的汙染而流轉生死,必須修苦行,自我折磨,讓舊業消滅如此才能由染污轉為清淨,才能回到清淨真我的狀態,這樣不被業污染的真我狀態他們認為是解脫。
問題來了
1.當初這個清淨真我怎麼流轉於生死?
如果真我能受到業的染污而流轉生死,那這樣「不被業污染的真我狀態也不是解脫」。
2.這樣的真我是超然獨立於身心之外!
那你以此身心修諸苦行跟這真我畢竟無關。
3.如果真我跟五蘊身心有關!
那五蘊滅去了,這所謂的真我也應當滅去。
4.如果真我是五蘊身心的內在操控者!
那你可以使這已然存在的異熟果報的五蘊身心不老、不病、不死?
這跟可見的事實不符
也就是說建立一個「真我不被業染污的的狀態"為終極解脫」,是難以自圓其說,反而建立了一個真我剛好推翻輪迴說。 這種「真我」不過是在不斷迅速變化的身心中一種想像罷了。
那佛教怎麼主張?
佛教則是無我的輪迴,在身心不斷變化的過程中沒什麼不變異的,前前後後存在著影響力,關於這個問題佛音論師的舉例最清楚,他從幾個角度解說:
此識不是從前有而來於此,卻由屬於過去有的諸因而生起。正如回聲、燈光、印章、映像等法的譬喻。即如回聲、燈光、印章、影等是由於聲等之音,不移於他處,此心亦然。所以這裡說:
「因為相續連接,不一亦不異」。 (不一亦不異白話是 : 不即是,也不是另外有)
他舉識(心)為例,也就是說就一個生命來說並沒有什麼都西是從前一剎那,移動到下一剎那,他就在生起作用之後在該處滅去,不移於他處,此心亦然。 即於相續連接中,若決定是一,則不能從牛乳而成為酪,若決定是異,則無酪是依於牛乳的了。於相續中而有果,此果不是其他的,亦非從他因而有,以播種義得成就。
他舉識(心)為例,也就是說就一個生命來說並沒有什麼都西是從前一剎那,移動到下一剎那,他就在生起作用之後在該處滅去,不移於他處,此心亦然。 即於相續連接中,若決定是一,則不能從牛乳而成為酪,若決定是異,則無酪是依於牛乳的了。於相續中而有果,此果不是其他的,亦非從他因而有,以播種義得成就。
這是就輪迴的角度來說,輪迴是指生命會在業的影響下在各種層次不斷出生,所謂五(六)道輪迴,
如果其中有什麼不變的,那人不會變成畜生、惡鬼、地獄或諸天,如果不存在前後因果關係,畢竟無關那也無所謂輪迴,所以從造業到果報對果報會用異熟二字,異時異地異類成熟。
.....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而白佛言: 「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 佛告比丘: 「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這裡五陰跟五蘊是同樣的意義,五受陰跟五取蘊是同樣意思,差異在翻譯者採不同的字,陰有遮蔽的意思,遮蔽的是智慧,蘊則是取蘊含的意思,陰應該是比較貼切的。
這裡受跟其他經文受不一樣意思,他其實是取支那個取著的意思。
為什麼「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
因為取著的是五陰身心,把五陰身心消滅就沒取著,那麼自殺問題就解決了? 實際上不能。
如果取著是離開五陰身心另外有的,那你怎麼在此五陰身心修行都沒用,都畢竟無關不是嗎?
這不是有什麼高明啦或者故弄玄虛,只要有這樣的背景知識就能理解了,是因為人類的語言過於簡化,用簡化概念描述一個事實,有時會導致錯誤的理解,為了避免誤解用遮遣的方式表達。
所以煩惱的本身也是沒有實在性的,佛教講無自性故空,如果煩惱有實在性,那你怎麼也不能把它消滅,煩腦與業是受制因緣的都是無自性的所以可以消滅它,這裡貪(愛支)到取著,取著是比貪更嚴重,幾乎可以對應到無明,而有支可以對應到業。
亦應知此義亦如在幼年時勤習學術、技藝、醫藥等,而在他日長大成人之時給與效果。
這是用現生的狀態舉例。
以上在VISM P556 ,摘幾個關鍵文句做解釋詳細請看原文 「結生識與諸色法的關係」一節,除了容易理解外,佛教徒也有人把識當作真我的,順便讓人醒一醒。
以上是對「色離於空,色即不成」的解釋
有人會問那你們佛教怎麼解決煩惱?
雜阿含58經.....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而白佛言: 「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 佛告比丘: 「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
回到心經這段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
前面講到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如果你看阿含經都是類似形式,佛陀常常講色之後講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可以換成 『蘊不異空,空不異蘊;蘊即是空,空即是蘊』
這色不是男女好色,也不是指顏色,一般解釋成物質,其實主要指身心"身"的部分。
五蘊是生死流轉異熟果報,所以 『蘊不異空是,空不異蘊』 如前述有個不變得真我有自性,生死輪迴無法成立,所以蘊不異空,如果煩腦具有實在性是有自性的,解脫也不可能,所以空不異蘊。空可以是空處、無我義、某種禪定、無自性、性空、涅槃。這裡應該是無自性、性空、涅槃。
那麼為什麼又說: 『蘊即是空,空即是蘊』?
印順導師有蠻詳細的說明
我的看法是涅槃不會等於生死,試想一個愚痴凡夫生死流轉,他怎可能說等於涅槃?
佛陀講過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在意義上這所謂的涅槃也不是離開生死另外有。
他這裡的含意是菩薩把握空性的智慧,不畏懼生死流轉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
也如同佛音論師講的 : 此識不是從前有而來於此...不移於他處,此心亦然。
就像在世的阿羅漢,煩惱就在那裏被解決了。
又以禪修來說先成就的是哪種人? 是喜俱智相應無行,是樂觀有慧且積極主動的人。
這感觸蠻深的,我看到某些學習南傳佛教的台灣修行人,呈現出來就是悲觀、被動、很厭世的生命態度,與他們的問答,常不相應,然而南傳佛教真的是如此嗎? 我只能說不論是菩薩道或解脫道,無畏懼生死流轉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會比較先成就。
為避免過度簡略的文字而導致誤解,我還是建議打好阿含經的基礎。
這些無關勝負、優劣、摩訶衍那或聲聞佛教 ...... 何種立場,僅是就事論事。
這感觸蠻深的,我看到某些學習南傳佛教的台灣修行人,呈現出來就是悲觀、被動、很厭世的生命態度,與他們的問答,常不相應,然而南傳佛教真的是如此嗎? 我只能說不論是菩薩道或解脫道,無畏懼生死流轉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會比較先成就。
為避免過度簡略的文字而導致誤解,我還是建議打好阿含經的基礎。
這些無關勝負、優劣、摩訶衍那或聲聞佛教 ...... 何種立場,僅是就事論事。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