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在朋友的網站上看到泰國著名禪師阿姜念解說當下一詞指不與煩惱相應時刻 這樣的解釋非常深刻

在中阿含

佛言: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 
   若作聖人行,孰知愁於死?我要不會彼,大苦災患終。 
   如是行精勤,晝夜無懈怠,是故常當說,跋地羅帝偈。」 
      佛說如是,即從座起,入室宴坐。


佛陀僅以詩誦回答

尊者三彌提不了解又去請尊者大迦旃延解釋

這段話就解答了

尊者大迦旃延告諸比丘:「諸賢等共聽我所說。諸賢!云何比丘念過去耶?諸賢!比丘實有眼知色可喜、意所念,愛色,欲相應,心樂,捫摸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欲染著,因識欲染著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念過去。如是耳、鼻、舌、身,實有意知法可喜、意所念,愛法,欲相應,心樂,捫摸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欲染著,因識欲染著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念過去。諸賢!如是比丘念過去也。......

「諸賢!云何比丘不念過去?諸賢!比丘實有眼知色可喜、意所念,愛色,欲相應,心樂,捫摸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不欲染著,因識不欲染著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念過去。如是耳、鼻、舌、身,實有意知法可喜、意所念,愛法,欲相應,心樂,捫摸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不欲染著,因識不欲染著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念過去。諸賢!如是比丘不念過去也。

對於平常的心是這樣,雖然是時間上現在的心,但是常常在那品味回味的卻是過去的法所緣,所緣也並不是當時的現在所緣而只是意門獨立作業的法所緣。

如瑜珈師地論 : 意門通三世 ,也是這樣的意思。緣過去的法所緣在那裏顧念繫著,由想與識俱起無明等..

禪修也是這樣,由於概念法也是法所緣的一種,在練習毗婆舍那時如果五蓋的不鎮伏,五蓋的影響下所緣不見得是究竟法所緣,你以為是究竟法但實際上是已過去或正期待的(概念法)法所緣。

所有的重點都不在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 

由於心所與心同生、同滅、同所緣、同依處,於色法存在的十七個心識剎那,你不可能直接的觀察心,在同一個心流中如實觀察完全無關時間上的過、現、未,例如在阿毗達摩概要精解中提到:

當知心不能成為(心)的目標,但在某個心流裡的一個心,則能夠識知在同一個心流裡的其他心,亦能識知其他眾生的心。



法所緣有六種:


一、淨色(pasadarupa是五種感官裡的根門色法,即眼淨色、耳淨色等五種淨色。
二、微細色(
sukhumarupa包括十六種列於第六章、節六的色法,水界即是其中之一。
三、心(
citta亦是一種法所緣;雖然心能識知目標,但心本身亦能成為被識知的目標。
當知心不能成為自己的目標,因為心不能識知自己本身;
但在某個心流裡的一個心,則能夠識知在同一個心流裡的其他心,亦能識知其他眾生的心。
四、五十二心所(cetasika也是法所緣,例如:當人們覺察到自己的感受、思與情緒時。
五、涅槃(
Nibbana是有學聖者與阿羅漢意門心路過程的目標。
六、概念(
pabbati也是法所緣;它是世俗法,並不是究竟存在之法


以後心觀前心,或說沒有五蓋影響下的審查也是如實知見全無關乎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也不是比較出來的結果。

由於六種所緣前四項必符合三相 (無常、苦、無我) ,由於所緣本身是迅速生滅的,倘若再有五蓋的影響 Paññā 變成 Paññatti 

這也解釋了有奢摩他的輔助的重要性,如瑜珈師地論中說 : 四種慧行住一境性 。他們是這麼嚴格的定義毗婆舍那。

又如佛陀說 : 比丘當修定(samādhiṃ),得定(samāhito)的比丘如實知見。
Bhagavā etadavoca– “samādhiṃ, bhikkhave, bhāvetha; samā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由這裡第二個定是用三摩呬多(samāhita),這是具有定的餘勢的狀態,由於奢摩他(samatha) 欲達於安止是依賴第六種所緣Paññatti ,所以不可能如實知見究竟法所緣畢竟不同,依賴這剛出定又無五蓋干擾的狀態下進行毗婆舍那才能如實知見。

能夠識知在同一個心流裡的其他心,亦能識知其他眾生的心(這不是指神通,是指毗婆舍那 )

第五種究竟法所緣涅槃應是有為法所緣(前四種)的超越,依據論典前分為止觀均等而道心的剎那相當於安止(乾觀者或初禪出定起觀者道剎那皆達到相當初禪的安止),如前述不但所緣在一心路過程改變,能觀的心也發生轉變,由凡夫心轉變成出世間心。

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厭離到離欲,這是毗婆舍那上具有前因後果有次第關係的。

如瑜珈師地論: 
心得定故能如實知如實見如實知見故能起。 

道次第沒有那種含糊攏統的,若講色滅道跡都是至少初
才有,一定是初道心才具八正道,但是講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厭離到離欲,整個才是如實知見,那之前的道次第就講不清楚,而只是含糊攏統沒意義的廢話了。

正見乃至正定,可以說初道心才有正念,初道心才有正定,這是寫文章下精確定義時是有用的,實修上只是廢話,這種講法對於在此之前道次第上的前前後後永遠是搞不清楚的。 

意門的對像

這裡介紹法所緣有六種,當知道講法所緣就是意門的對像,不要以為眼淨色等是眼門等(前五門)所見,也要知道十種不完色並不是毗婆舍那的所緣,那些僅是概念法,不能分別概念法與究竟法不能修毗婆舍那。

十一種觀察
在經典中十一種觀察的經典也是如此,其中若過去、若現在、若未來,也是應從法所緣去理解,三個是同一意義,就是觀察到他的前因後果其中的因緣關係,色集、色滅就是這樣的意義,之後才有味患離。
至於過、現、未等諸法觀察的如實或不如實? 當由前面解說毗婆舍那的條件去理解。

那乾觀者必然是不可行的嗎? 

並不是。如清淨道界分別的修法中 : 

如果這樣修習,他的業處依然未能成就,則他應「以分別其相」而修習。如何修習?即以如前面所說的方法,習取了髮等之後,確定髮中的堅固相為地界,此(髮)中的粘結相為水界,遍熟相為火界,支技相為風界。如是於一切(三十二)部分中,一一部分都應作四界差別。這樣的確定,他的諸界便得明了。於彼等四界數數念慮與作意,便得生起如前所述的近行定。 


例如: 你以風大為所緣,像觀察腹部的起伏,心一直專注單一所緣而心頃向不分別,還是會有概念相 (取相、似相) 出現,這時並不能說是修毗婆舍那,因為所緣不同了,所緣為概念法時事實上是在修奢摩他。



如果有智慧區分概念法與究竟法,轉換所緣於究竟法,這時就是修毗婆舍那,於心疲勞時又再度回到奢摩他(心頃向不分別) 的方式獲得休息,之後再次轉換所緣,如此就能反覆利用短暫的五蓋鎮伏進行毗婆舍那,當然這可想而知的吃力。



標籤: , ,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