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色如實知?

菩提法師的注釋書很多解釋是讓我感到非常法喜的,只有攝色分別品的注釋,就沒有那種喜悅的感覺

例如:

眼淨色(cakkhu-pasada)是其中之一,它是位於視網膜裡的淨色,對光與顏色敏感,以及作為眼識的依處色與門。

視網膜裡的淨色?是這樣嗎?  

色聚在古印度其他外道也是有提到,不過他們的見解就不太一樣,甚至獨立於心而研究,隨著科學的進展,這些外道論也讓人失去信心,當科技醫學繼續發展有新發現是不是要修改這些解釋呢?

佛陀要我們如實知的色,是這樣的立意? 經典中對於色的定義就是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另外就是六入相關的經文,這本來是修觀第一個要觀察的,定義卻是相當的模糊,如果依經典中四界分別修法的經文,色法的觀察似乎是沒有獨立於心的觀察。


《中阿含經》卷7〈舍梨子相應品3〉:「云何地界?諸賢!謂地界有二,有內地界,有外地界。諸賢!云何內地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堅,堅性住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髮、毛、爪、齒、麤細皮膚、肌肉、筋、骨、心、腎、肝、肺、脾、腸、𦝩、糞,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堅性住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地界。諸賢!外地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水災,是時滅外地界。」(CBETA, T01, no. 26, p. 464, c5-12)

《中阿含經》卷7〈舍梨子相應品3〉:「云何內水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水,水性潤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腦、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水,水性潤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水界。諸賢!外水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火災,是時滅外水界。」(CBETA, T01, no. 26, p. 465, a26-b2)

《中阿含經》卷7〈舍梨子相應品3〉:「云何內火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火,火性熱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暖身、熱身、煩悶、溫壯、消化飲食,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火,火性熱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火界。諸賢!外火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外火界起,起已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彼已,或至道、至水,無受而滅。諸賢!外火界滅後,人民求火,或鑽木截竹,或以珠燧。」(CBETA, T01, no. 26, p. 465, c15-23)

《中阿含經》卷7〈舍梨子相應品3〉:「云何內風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風,風性動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上風、下風、腹風、行風、掣縮風、刀風、躋風、非道風、節節行風、息出風、息入風,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風,風性動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風界。諸賢!外風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外風界起,風界起時撥,屋拔樹,崩山,山巖撥已便止,纖毫不動。諸賢!外風界止後,人民求風,或以其扇,或以哆邏葉,或以衣求風。」(CBETA, T01, no. 26, p. 466, b8-17)

依照經典四大的直接認識都是透過受(感覺硬、冷熱、潤、壓力...)來認識,現代用語是透過感覺覺知,和經典中受蘊的區別是經典的受蘊是關於身心苦、樂、喜、憂、捨等的受。

後來諸論中發展出來的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食生色等的色聚,這些不是沒有道理,但到底是不是混合了外道理論? 不知道,若傳承真是這樣,色如實知就很困難了!

參考許多禪師的解說感覺上也不是很有說服力。


http://wiki.sutta.org/wiki/%E8%89%B2%E8%81%9A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