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攝阿毗達摩義看修行資糧







菩提長老在其注釋書中十四不善心所中提到
三、四、慚hiri與愧ottappa):


慚的特相是對惡行感到厭惡,愧的特相是對惡行感到害怕;
兩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惡;現起是退避諸惡;
各自的近因是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
佛陀稱此二法為世間的守護者,因為它們制止世間陷入廣泛的不道德。(注: 法師提示這也是一切道心起點,並舉MA.42 中阿含習相應品何義經 SA.346 SA.450的經文,並引清淨道中戒的足處。)
比較

二、三、無慚ahirika與無愧anottappa):


無慚的特相是不厭惡身語惡行(或無恥於惡行);無愧的特相是不害怕惡行。
它們各自的作用是無恥地為惡和無懼地為惡;
現起是不退避於造惡;
各自的近因是不尊重自己和不尊重他人。
(學習注:錄音檔17 11:18 左右,法師有令人振奮的精彩演說)
這相、作用、現狀、近因是阿毗達摩分別概念與究竟法的方式。


這兩個影片從十四不善心所談到二十五美心所,談到無慚、無愧二心所時,法師談到慚愧二心所的重要性,錄音檔17 11:18 左右,法師提示這也是一切道心起點,並舉MA.42 中阿含習相應品何義經 SA.346 SA.450的經文,並引清淨道中戒的足處,並提醒修行人不要好高騖遠,非常值得一聽。


菩提長老在其注釋書中十四不善心所中提到

一、痴moha):痴是無明(avijja)的同義詞。
   其特相是心盲目或無智(abbana,不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
   作用是覆蔽或不能徹知目標的真實性;
   現起是沒有正見或心昏暗;
   近因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ara,即作意目標為常、樂、我、淨等)。
   應知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

 在之前對如理作意的說明中菩提長老也提到 :

雖然究竟法是實際上存在的實質,但由於它們非常微細深奧,所以缺乏訓練的人無法覺知它們。這種人無法知見究竟法,因為他們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裝成世俗現象的概念所矇蔽。

唯有在運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之下,人們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竟法為其智的目標。如是究竟法被形容為屬於究竟智範圍裡的目標。


根據菩提長老的說法,可以說一切的不善皆來自不如理作意,不作意於究竟法,著迷於概念法,而生起常、樂、我、淨想,進而導至不善心生起。



五、無貪alobha):

特相是心不貪求目標(所緣)或心不執著目標,如水珠不黏住荷葉
作用是不執著;現起是無著;(近因是目標,或依處
+ 目標 + 觸,或如理作意。)應明白無貪並不只是指沒有貪念,而是也包括正面的品德,如:佈拖與捨離
六、無瞋adosa):

特相是不粗野或不對抗;作用是去除怨恨或去除怒火;現起是可喜可愛;
(近因是目標,或依處
+ 目標 + 觸,或如理作意。)
無瞋也包括慈愛、溫和、和藹、友善等良好品德。

當無瞋顯現為慈愛或慈梵住(metta)時,
特相是促進有情的幸福;作用是願他們幸福;
現起是去除瞋恨;近因是視有情為可喜可取。
分辨此慈愛和它的近敵,即:自私的愛。
七、中捨性tatramajjhattata):
直譯此心所的巴利文即是「位於中間」。這是捨心的同義詞,不是捨受,而是心平衡、無著與平等的態度。
特相是平衡心與心所;作用是防止過多或不足或去除偏袒;
現起是中捨地旁觀心與心所,如馬車夫中捨地旁視平穩前進之馬;
近因是相應名法,或依處
+ 目標 + 觸,或如理作意。)

對有情保持中捨的捨無量心是中捨性心所。它不分別偏袒地對待一切有情,平等地看待他們。
不應混淆此捨與其近敵:「由於無明而生起的世俗捨(不懂得分別)」。

一、悲karuna):


其特相是欲拔除他人的痛苦;作用是不忍見他人之苦;現起是不殘忍;近因是(以如理作意)見受盡苦難的有情沒有依歸。當能去除殘忍時此悲即已成功,若導致悲傷則已失敗。

二、(隨)喜mudita):

  其特相是隨喜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妒嫉他人的成就;現起是去除厭惡(他人的成就);    近因是見到他人的成就。當能去除厭惡時此喜即已成功,若導致同歡同樂則已失敗。

菩提長老的說法 : 應明白無貪並不只是指沒有貪念,而是也包括正面的品德,如:佈拖與捨離 全部從阿毗達摩從究竟法來看生死流轉,決不是只保持沒有貪念,要有實際的善行,不然就像開印法師講笑話 :  我們佛教徒理論最強。 意指只出張嘴。

無嗔(慈)、中捨性(捨)、悲、喜,前兩個菩提長老的文中提到四梵住的近敵:

不要變成自私的愛,而變成了。
不要變成愚痴捨

開印法師更提到不要變成同憂不要變成同歡同樂
 這個部份在清淨道中(四梵住之敵)其實有詳細說明。


我個人的觀點,在家人其實只完成這些善法,成為一種習慣行就很好了。
像我以前也是早上八點做到晚上十點,除了吃飯睡覺是自已的時間,全部的時間是賣給老闆,只為三餐,大部分的利益卻是老闆拿走了,真是很悲哀。

這點其實我很想跟一些朋友分享,可是他卻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要不是貼雜阿含裡面佛陀教導出家比丘的講法。不然就是某法師說: 你以為你在行善,但實際上是貪婪。其實這些是沒錯啦,就如前面講的慈的近敵,但是倒不要只出一張嘴,空作是行,只是發願沒有作為,將來就是早上八點做到晚上十點,連作為修行的基本資糧都沒有,那就很可悲了。

另外開印法師這些教學影片中講到,從阿毗達摩(究竟法)的觀點,我理解到其實上二界眾生的變動機會比較小,反而是欲界變動比較大,其中三種惡道眾生要成為人也不是容易事,一旦落入惡道要再來就是很久以後的事。

我們這一生聽到這勝妙的法,應當要去取得這樣的利益,就是-喜俱智相應無行-,多行佈施、持戒... 主動的行善,關懷他人。經常保有這樣的心。

經常保有特定的習慣行,既使慘死也不會落到惡道,這點感觸也是很深很感動。就是攝阿毗達摩意義一開始提到的 bhumi  avacara 的部分 : 任何界的造業之心(善心或不善心)都傾向於令造業者投生到與其相符的生存地。 

我想到一些救災而死亡的人還有爭取言論自由自焚的鄭南榕,根據阿毗達摩他們也會因習慣行投生到像應的地(bhumi ) ,絕對不是一般亂說的慘死會落入惡道。

我還聽過一個故事,就是有個明君,他在死後投生到某個善道,由於人們感念他的德政,結果他在該地福報是越來越好,我已經忘記出處了。

相信因果而無須畏懼,也很感恩這些英雄。

相反的,不要整天起加害尋,其實當今政壇有些人是為了概念法上的利益,一天到晚起加害尋,在那裏策劃那些。也有那種整天被人罵,壞事作盡,也不反省的官僚,也會由該心投生相應的地。


當然欲(avacara )心,不可能投生到色界、無色界,造福善業頂多是生到欲界天。
像我有段時間就一直響往無色界天,要是沒有這色身也不會有種種苦,我現在知道這樣想望是沒用的,必須透過禪修,經常出現該界相應的心才可能投生相應的地,我不喜歡很虛偽,的確我曾經這樣想,凡夫哪裡會完全沒有貪。

當然我也知這不應該是佛教徒該有的想法,佛教徒應該是累積福善業作為修行的資糧,你看阿毗達摩可以理解輪迴的恐怖,其實像動物在廝殺時同樣起嗔心,就如前面說到的一旦進入惡道要再離開是很久遠以後的事了。但不要連福善業都沒累積到,空作是行。

佛陀稱此二法與愧世間的守護者,因為它們制止世間陷入廣泛的不道德

還有知識份子應當為眾人做的,應當守護的也要去做,有力量有影響力的在家人不要講那些:不要起鄉里覺,不問諸王事,如果要這麼說,你出家阿,我沒話說。
現代社會相依性很高,一個生活所需都是眾人去完成你才能享用,如果對於危害眾人的你也不行動,不出聲,那樣的愚痴捨也有相應的地。


SA.977 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來,佛教的緣起不是命定論,講的是身心緣起,造作才有善惡,果報的本身沒有善惡。 

不要看到受苦難的人說 : 這是惡業難逃 。 

泛談因果,如 SA.977 講他害,為他人所害 ,不見得是過去業所致的苦,也不是緣起法要表達的範圍,這點要注意。  



標籤: , , ,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