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喪失正念的自動導航

辛苦的媽媽,進入一種自動導航的狀態。 有很大一部分南傳佛教禪修系統,以正念正知為基礎,以變動所緣(禪修的目標)開始,例如馬哈希系統的觀腹部起伏(界分別的一種),這個方式確實有效,我自己也試過,密集的三天而已,作夢的時候我都知道自己在作夢,不會有這位媽媽自動導航的狀態。 贊成的人說 : 這樣可以避免流於外道的禪定所帶來的問題,例如產生相概念,並保持正念。(他意指 : 奢摩他的方式) 又說清淨道中的方法經典中沒有,這其實是偏頗亂講,佛陀N次講到四禪八定,如果清淨道的方法是沒有的,你要靠什麼方式達四禪八定? 佛教講緣起,你沒有那樣的所緣你怎麼達到那樣的心理狀態呢? 經典又有明文正定為四禪。他又引述 SA.464 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那應該是兩種都可以,可就有些人非常偏頗支持一邊。 SA.86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思惟,於彼法生厭、怖畏、防護;生厭、怖畏、防護已,以甘露門而自饒益,如是寂靜,如是勝妙,所謂捨離,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 奢摩他的部分。 這邊禪修(所緣)目標是 若行、若形、若相。 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思惟, ----這是毗婆舍那的部分。 這邊禪修(所緣)目標是 色、受、想、行、識。 這種偏一邊的見解導致佛教走樣,在中國禪宗就發生過,那種狂慧,到最後止觀分不清楚,修法也不知道了,然後定境當慧證,是不是又要重來一次? 止與觀的進路其實兩種方式都可以,關鍵點在於所緣差異,所緣為什麼要是五蘊? 對! 還有知見問題。 講知見問題,如果沒有印順導師的大乘三系你看得懂大乘經典百分比應該會很低,要是你因緣不好拿到兩種系統的經典,又沒有好的老師,恐怕只是昏頭轉向,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麼。 摩訶演那(大乘佛教) 源於慈悲心,也有很多部提到正直捨方便,是不是也到了重新發展的時候了? 例如阿含經相應部這種比較方向一致,是否可以用動畫啦,漫畫的形式把深奧的教理重新表現? 有多少附佛外道藉由佛教在那邊招搖撞騙,斂財、騙色的。 如果對阿含經、相應部有一定程度的掌握,這些外道根本吸引不到人,哪裡還有賓利勞斯萊斯? 那樣的知識水準連altis 都買不到喔。

標籤:

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SN.1.20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二十經


以下關於色誘純屬個人意見,如有誤解請見諒。

尊者三彌提在天剛亮時起來,前往溫泉林洗澡,在經文對話中這時的尊者三彌提應該還是相當年輕,devatā 有女神的意思,從對話中我認為這可能是色誘。

  美女天神: 「比丘!你年輕出家,黑髮的青年,具備青春的幸福,在人生之初期,不在欲中娛樂,比丘!你要享受人之欲,不要捨斷直接可見的而追逐耗時的。

尊者三彌提引述佛陀的教導 :  「朋友!我沒捨斷直接可見的而追逐耗時的,但,朋友!我捨斷耗時的而追逐直接可見的,因為,朋友!由世尊所說:欲是耗時的、多苦的、多絕望的,那裡面有更多的過患,而此法是直接可見的、即時的、請你來見的、能引導的、智者應該自己經驗的。


佛陀說: 「認知能被講述的之眾生,在能被講述的之上建立,
 不遍知能被講述的之後,被死神束縛。
 遍知能被講述的之後,不思量被講述的
 因為,他能被說的,對他來說不存在。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能被講述的之眾生 為什麼講得這麼難理解呢?

其實就是阿毗達摩中講的究竟法概念法,如人、我、眾生、壽者(命見)是概念法,五蘊、六入是究竟法究竟法是捨去 (概念、標籤思惟),從可以被心直接認識,具有可供辨識的特徵的下手。

在這裡指的就是五蘊、六入,在阿毗達摩講心、心所、色法是一樣的,但是四究竟法中涅槃不是凡夫所可以體驗的。


第二次解釋接著解釋 "不思量被講述的" 佛陀說 :
凡思量相同、殊勝或卑劣者,他可能因為那樣而爭論,
當對三種慢不動搖時,對他來說沒有『相同或殊勝』。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第三次解釋佛陀說 :
捨斷名稱,不來到勝慢,他在這裡切斷對名色的渴愛,
   那繫縛已被切斷、無苦惱、無欲者,當遍求時,
   諸天、人們在這裡或他處;在天界或一切住處,都得不到。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不思量 ?  就是要你不要概念思維、不要以個人喜好思維,不是不思考!

思量在
《顯揚真義》以「以渴愛、慢、見之思量而思量」

所以不思量是:
不以標籤概念思維(見),
不以個人利益偏好思維(渴愛) ,
而慢則是概念中最深細的,三種慢是 : 我勝、我等、我劣。

「大德!我這樣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
  『在任何一切世間中,不應該以身、語、意作惡, 
   捨斷諸欲後,有念、正知,不應該親近伴隨苦與無利益的。』

這段則是夜叉神表示他了解了尊者三彌提所講的,也理解了為什麼尊者三彌提沒被引誘。


原文網址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0.htm

標籤: , , ,

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SN.1.12 - 19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十一經 到 十九經

SN.1.12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2.htm
可以參考 SN.22.29 (歡喜經)同名經典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547.htm

同樣在天相應後面會講到味著、過患、遠離
在你所歡喜的事物你要進一步看到他隱含的過患,然後到後面會講到實際上這個愛喜是對於自身五蘊的愛喜。


SN.1.13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3.htm
這經是說對一事物進一步看到其滋養物,看到其組成的因與緣,而不是概念。所以

天:「沒有等同對兒子的愛,沒有等同牛之財,
   沒有等同太陽的光明,大海是池湖中最勝的。」

佛陀:「沒有等同對自我的愛,沒有等同穀物之財,
   沒有等同慧的光明,雨是池湖中最勝的。」

兒子對應於自我愛,也就是親屬覺對應於自我愛。
牛對應於穀物,而能生長。
陽光對應慧光。
對於由池湖所累積的大海進一步往前看到其因緣,對應於雨。


SN.1.14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4.htm
「剎帝利是兩足中最上的,四足中則是公牛,
   處女是妻子中最上的,對兒子來說則是先出生的。」
  「正覺者是兩足中最上的,四足中則是駿馬,
   順從的是妻子中最上的,對兒子來說則是孝順的。」

這經則從利益上來看什麼是真實的利益。

剎帝利與正覺者
公牛與駿馬
處女與順從
長子與孝順


SN.1.15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5.htm
  「當來到中午時分,鳥兒們安靜下來了,
   廣大的林野呢喃,那恐怖出現於我心中。」
  「當來到中午時分,鳥兒們安靜下來了,
   廣大的林野呢喃,那喜樂出現於我心中。」

境轉與心轉

SN.1.16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6.htm
  「睡眠、懶惰、打哈欠,不樂、餐後的睡意,
   這裡的眾生,以此而聖道不顯現。」
  「睡眠、懶惰、打哈欠,不樂、餐後的睡意,
   以活力驅逐它後,聖道變得清澈。」

精進對治睡眠

SN.1.17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7.htm
  「沙門身分是困難的,難以為無能者忍耐,
   因為多數在那裡有障礙,愚者在該處沈沒。
   能行多少沙門身分,如果不防護心?
   會在一步步中沈沒,隨順於意向的控制。」
  「如龜的肢體在自己的龜殼中,比丘收妥於心之尋中,
   不依止的、不惱害其他人,已般涅槃,不會非難任何人。」

收攝六根以龜縮來形容在經典多次出現,後面也會講到
收妥於心中之尋,不是閉眼睛,不是塞耳朵,閉嘴吧,守護六根的修行要遮蔽的是心。

關於尋可以參考中部二種尋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19.htm

比丘們!我分欲尋、惡意尋、加害尋為一部分,
               離欲尋、無惡意尋、無加害尋為第二部分。 



SN.1.18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8.htm
  「在世間,有誰是以慚而自我抑制的男子,
   不引起斥責,如良馬之於鞭?」
  「以慚而自我抑制者是稀少的,他們經常正念地行,
   獲得苦的結束後,在不平順中平順地行。」

在南傳阿毗達摩將慚包括在心所法、心所法就是說與心同時生起,而決定心的性質與定義的一種說明方式,也是透過可以實際觀察到的特質,所有的善心都有的。(他講十九種通一切美心,這個美心的用法是避免和聖人的心混淆,而不說善心,實際上從凡夫的觀點是善心,當然我覺得很多餘,以後再講) 。

SN.1.19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9.htm
這經可以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710.htm
比丘們!人們在阿賴耶中歡樂,在阿賴耶中得歡樂,在阿賴耶中得喜悅,當無阿賴耶的法被如來教導時...........

這時期的阿賴耶跟後來的摩訶衍那時期佛教阿賴耶識意思不一樣。

增支部這經莊春江師兄也有注解:
「在欲之阿賴耶上」(kāmālaye),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對感官快樂的窩」(To the lair of sensual pleasures)。按:「阿賴耶」(ālaya),另譯為「執著;愛著; 所執處」,也有「窟、宅」的意思,參看《印度佛教思想史》p.25。《顯揚真義》等說,眾生在五種欲上黏著(sattā pañcasu kāmaguṇesu allīyanti),或黏著百八種渴愛思潮(Aṭṭhasatataṇhāvicaritāni ālayanti, SN.6.1/MN.26/DN.14),因此,那些被稱為阿賴耶。

這時期的阿賴耶也有真我的意思,真我想像的,五取蘊是不斷動態變化的,真我是一種靜態概念的想像,真我找不到可以對應的事實。

換個角度
如果有真我五取蘊之外,這真我五取蘊無關的,你(五取蘊)怎麼修行都沒有用。(這樣想像的宗教概念毫無用處可言。)
如果有真我依著五取蘊,當五取蘊消滅真我也應當消滅。
如果五取蘊某蘊是我,那它應當可以不依靠其他諸蘊而獨存。

佛教捨棄概念式思維而說無我的輪迴。

那為什麼提到這經? 這經在說 窟(洞)、宅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