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AutoCAD F8 正交模式不正常?
autoCAD F8 不正常嗎?
試著修改 TEMPOVERRIDES 變數設成 0
相關說明:
http://docs.autodesk.com/ACD/2011/CHT/filesACR/WS1a9193826455f5ffa23ce210c4a30acaf-4e51.htm
標籤: 正交, AutoCAD, F8, ortho, TEMPOVERRIDES
2020年3月7日 星期六
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majiko - 君に最後の口づけを - Acoustic Version [REC]
你那不服輸的性格
還有你在我身旁微笑的樣子
一直以來我是那麼的珍惜
對你說出喜歡兩個字
也許在心靈的某個角落
早已選擇放手了吧
明知道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你啊就快點討厭我吧
這樣子我就能
很快把你忘記了啊
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卻還埋藏在心底
在這條望不見盡頭的路上
今天我也一個人走著
那樣的自己此刻就身在此處
雖然並不想與你分離
可我現在必須走了
明知這是一條不歸路
相擁而處的夜晚
全部都不會是謊言
一遍遍地安慰著自己
其實不過是想逃避罷了
你啊就快點討厭我吧
這樣子我就能
很快把你忘記了啊
迄今為止謝謝你的陪伴
你我重重疊疊的愛戀
帶著淚水的苦澀味道
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他舉識(心)為例,也就是說就一個生命來說並沒有什麼都西是從前一剎那,移動到下一剎那,他就在生起作用之後在該處滅去,不移於他處,此心亦然。 即於相續連接中,若決定是一,則不能從牛乳而成為酪,若決定是異,則無酪是依於牛乳的了。於相續中而有果,此果不是其他的,亦非從他因而有,以播種義得成就。
.....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而白佛言: 「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 佛告比丘: 「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這感觸蠻深的,我看到某些學習南傳佛教的台灣修行人,呈現出來就是悲觀、被動、很厭世的生命態度,與他們的問答,常不相應,然而南傳佛教真的是如此嗎? 我只能說不論是菩薩道或解脫道,無畏懼生死流轉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會比較先成就。
為避免過度簡略的文字而導致誤解,我還是建議打好阿含經的基礎。
這些無關勝負、優劣、摩訶衍那或聲聞佛教 ...... 何種立場,僅是就事論事。
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面對險惡的2020、台灣如何妥善因應?
「面對險惡的2020、台灣如何妥善因應?」01:陳博志教授 - 美中仍不足的貿易戰
「面對險惡的2020、台灣如何妥善因應?」02:何清漣專欄作家 - 中共媒體紅色滲透全球的真相
「面對險惡的2020、台灣如何妥善因應?」03:程曉農博士 - 中國經濟會有第二春嗎?
「面對險惡的2020、台灣如何妥善因應?」04:謝金河社長 - 美中貿易戰下的台灣經濟新定位
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喪失正念的自動導航
標籤: 正念
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SN.1.20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二十經
以下關於色誘純屬個人意見,如有誤解請見諒。
尊者三彌提在天剛亮時起來,前往溫泉林洗澡,在經文對話中這時的尊者三彌提應該還是相當年輕,devatā 有女神的意思,從對話中我認為這可能是色誘。
美女天神: 「比丘!你年輕出家,黑髮的青年,具備青春的幸福,在人生之初期,不在欲中娛樂,比丘!你要享受人之欲,不要捨斷直接可見的而追逐耗時的。」
尊者三彌提引述佛陀的教導 : 「朋友!我沒捨斷直接可見的而追逐耗時的,但,朋友!我捨斷耗時的而追逐直接可見的,因為,朋友!由世尊所說:欲是耗時的、多苦的、多絕望的,那裡面有更多的過患,而此法是直接可見的、即時的、請你來見的、能引導的、智者應該自己經驗的。」
佛陀說: 「認知能被講述的之眾生,在能被講述的之上建立,
不遍知能被講述的之後,被死神束縛。
遍知能被講述的之後,不思量被講述的,
因為,他能被說的,對他來說不存在。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能被講述的之眾生 為什麼講得這麼難理解呢?
其實就是阿毗達摩中講的究竟法與概念法,如人、我、眾生、壽者(命見)是概念法,五蘊、六入是究竟法,究竟法是捨去 (概念、標籤思惟),從可以被心直接認識,具有可供辨識的特徵的下手。
在這裡指的就是五蘊、六入,在阿毗達摩講心、心所、色法是一樣的,但是四究竟法中涅槃不是凡夫所可以體驗的。
第二次解釋接著解釋 "不思量被講述的" 佛陀說 :
「凡思量:相同、殊勝或卑劣者,他可能因為那樣而爭論,
當對三種慢不動搖時,對他來說沒有『相同或殊勝』。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第三次解釋佛陀說 :
「捨斷名稱,不來到勝慢,他在這裡切斷對名色的渴愛,
那繫縛已被切斷、無苦惱、無欲者,當遍求時,
諸天、人們在這裡或他處;在天界或一切住處,都得不到。
夜叉!如果你了知,請你說。」
思量在《顯揚真義》以「以渴愛、慢、見之思量而思量」
所以不思量是:
不以標籤概念思維(見),
不以個人利益偏好思維(渴愛) ,
而慢則是概念中最深細的,三種慢是 : 我勝、我等、我劣。
「大德!我這樣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
『在任何一切世間中,不應該以身、語、意作惡,
捨斷諸欲後,有念、正知,不應該親近伴隨苦與無利益的。』
這段則是夜叉神表示他了解了尊者三彌提所講的,也理解了為什麼尊者三彌提沒被引誘。
原文網址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0.htm
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SN.1.12 - 19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十一經 到 十九經
SN.1.12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2.htm
可以參考 SN.22.29 (歡喜經)同名經典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547.htm
同樣在天相應後面會講到味著、過患、遠離
在你所歡喜的事物你要進一步看到他隱含的過患,然後到後面會講到實際上這個愛喜是對於自身五蘊的愛喜。
SN.1.13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3.htm
這經是說對一事物進一步看到其滋養物,看到其組成的因與緣,而不是概念。所以
天:「沒有等同對兒子的愛,沒有等同牛之財,
沒有等同太陽的光明,大海是池湖中最勝的。」
佛陀:「沒有等同對自我的愛,沒有等同穀物之財,
沒有等同慧的光明,雨是池湖中最勝的。」
兒子對應於自我愛,也就是親屬覺對應於自我愛。
牛對應於穀物,而能生長。
陽光對應慧光。
對於由池湖所累積的大海進一步往前看到其因緣,對應於雨。
SN.1.14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4.htm
「剎帝利是兩足中最上的,四足中則是公牛,
處女是妻子中最上的,對兒子來說則是先出生的。」
「正覺者是兩足中最上的,四足中則是駿馬,
順從的是妻子中最上的,對兒子來說則是孝順的。」
這經則從利益上來看什麼是真實的利益。
剎帝利與正覺者
公牛與駿馬
處女與順從
長子與孝順
SN.1.15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5.htm
「當來到中午時分,鳥兒們安靜下來了,
廣大的林野呢喃,那恐怖出現於我心中。」
「當來到中午時分,鳥兒們安靜下來了,
廣大的林野呢喃,那喜樂出現於我心中。」
境轉與心轉
SN.1.16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6.htm
「睡眠、懶惰、打哈欠,不樂、餐後的睡意,
這裡的眾生,以此而聖道不顯現。」
「睡眠、懶惰、打哈欠,不樂、餐後的睡意,
以活力驅逐它後,聖道變得清澈。」
精進對治睡眠
SN.1.17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7.htm
「沙門身分是困難的,難以為無能者忍耐,
因為多數在那裡有障礙,愚者在該處沈沒。
能行多少沙門身分,如果不防護心?
會在一步步中沈沒,隨順於意向的控制。」
「如龜的肢體在自己的龜殼中,比丘收妥於心之尋中,
不依止的、不惱害其他人,已般涅槃,不會非難任何人。」
收攝六根以龜縮來形容在經典多次出現,後面也會講到
收妥於心中之尋,不是閉眼睛,不是塞耳朵,閉嘴吧,守護六根的修行要遮蔽的是心。
關於尋可以參考中部二種尋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19.htm
比丘們!我分欲尋、惡意尋、加害尋為一部分,
離欲尋、無惡意尋、無加害尋為第二部分。
SN.1.18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8.htm
「在世間,有誰是以慚而自我抑制的男子,
不引起斥責,如良馬之於鞭?」
「以慚而自我抑制者是稀少的,他們經常正念地行,
獲得苦的結束後,在不平順中平順地行。」
在南傳阿毗達摩將慚包括在心所法、心所法就是說與心同時生起,而決定心的性質與定義的一種說明方式,也是透過可以實際觀察到的特質,所有的善心都有的。(他講十九種通一切美心,這個美心的用法是避免和聖人的心混淆,而不說善心,實際上從凡夫的觀點是善心,當然我覺得很多餘,以後再講) 。
SN.1.19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9.htm
這經可以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710.htm
比丘們!人們在阿賴耶中歡樂,在阿賴耶中得歡樂,在阿賴耶中得喜悅,當無阿賴耶的法被如來教導時...........
這時期的阿賴耶跟後來的摩訶衍那時期佛教阿賴耶識意思不一樣。
增支部這經莊春江師兄也有注解:
「在欲之阿賴耶上」(kāmālaye),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對感官快樂的窩」(To the lair of sensual pleasures)。按:「阿賴耶」(ālaya),另譯為「執著;愛著; 所執處」,也有「窟、宅」的意思,參看《印度佛教思想史》p.25。《顯揚真義》等說,眾生在五種欲上黏著(sattā pañcasu kāmaguṇesu allīyanti),或黏著百八種渴愛思潮(Aṭṭhasatataṇhāvicaritāni ālayanti, SN.6.1/MN.26/DN.14),因此,那些被稱為阿賴耶。
這時期的阿賴耶也有真我的意思,真我是想像的,五取蘊是不斷動態變化的,真我是一種靜態的概念的想像,真我找不到可以對應的事實。
換個角度
如果有真我在五取蘊之外,這真我跟五取蘊無關的,你(五取蘊)怎麼修行都沒有用。(這樣想像的宗教概念毫無用處可言。)
如果有真我依著五取蘊,當五取蘊消滅真我也應當消滅。
如果五取蘊中某蘊是我,那它應當可以不依靠其他諸蘊而獨存。
佛教捨棄概念式思維而說無我的輪迴。
那為什麼提到這經? 這經在說 窟(洞)、宅 。
標籤: 相應部
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SN.1.11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十一經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1.htm
他裡面都有注解
歡喜園是三十三天園林的名稱
這經很有趣的就是有些天眾也是追逐慾望的
五種欲是指 視覺的享受、聽覺的、嗅覺的、味覺的、觸覺的,欲界天還是有男女慾的,還是有飲食的。
也有三十三天的佛教徒回應他們
『愚癡的你不了知,如諸阿羅漢之語:
一切行確實是無常的,是生起與消散法,
生起後被滅,它們的平息是樂。』
這位三十三天的佛教徒真的用愚痴 Bāla 這個字 ...... XD
一切行確實是無常的 ,行在不同的前言後語有不同的意思例如:
1.諸行無常這種範圍最大,泛指身心,五蘊都包括在內。
2.行蘊,是指受、想以外的心所法。
3.緣已生法中行支,意義最窄他指意圖,思心所,以及有了意圖之後及其行為,這會形成一種影響力影響著下一個五取蘊,或稱為業力,當時很多其他宗教講業力,佛教版的業力是由五蘊身心傳遞是緣起的,而不是某種物質或超常力量。
佛教版的業力不是非因緣的存在,他並沒有實質性,如果有不受制因緣的,非因緣所集起的,你不可能消滅他。
即使是三世兩重因果的解說方式,業的影響力都是現在進行式,業不會是在過去。
標籤: 相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