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涅槃

其實連涅槃一詞也是早在佛陀以前便有了,只是佛教的詮釋是不同的,涅槃是無貪、無瞋、無痴,當然各個宗教有各自的詮釋,總是有無貪、無瞋、無痴這類正面的描述 ,佛教所謂的涅槃是對於有為法的真實認識,而達到一切取離、愛盡、無欲,而不是脫離現實去想像、幻想的無為法

這裡的一切取離的『一切』指的就是身心。

有來去可以出入的涅槃就不是涅槃。

如現法涅槃論者,其中一類他們認為第四禪就是涅槃,現生可以體驗,佛教的經典也有提到第四禪捨心不與痴相應,也是無痴。

可是這是不是涅槃?
這是不是修行者所追求的終極解脫境界?

 這可以出入,有來有去的....., 其不與痴相應也是暫時性的。

還是你喜歡這個版本?

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

你喜歡哪一個版本?


四梵住所達的最高處

(四梵住所達的最高處)

如是依照(前)三禪及(前)四禪,並依照其餘的一禪而成立為二種的四梵住,當知根據最高的清淨(解脫)等是有互相不同的特殊的威力的。即如郁金布經中依照此等(四梵住)的最高清淨(解脫)等而區別的說:(09-067) 「諸比丘!(1)我說慈心解脫 清淨(解脫)為最上:諸比丘!(2)我說悲心解脫空無邊處為最上……諸比丘!(3)我說喜心解以識無達處為最上……諸比丘!(4)我說捨心解脫以無所有處為最上」。
為什麼此等(四梵住)要這樣說呢?因為是它們的近因(強因)之故。:
(1)慈住者是不厭惡有情的。當他(對有情)熟練不厭惡,而專注其心於不厭惡的 青等的遍淨之色 時則他的心進入那(遍淨色)中而無困難了。如是則慈為清淨解脫的近因依(強因),更無過上,所說(慈)清淨解脫為最上。
(2)悲住者,是對於為杖所繫等的色相而觀有情之苦生起悲憫的,故能善知色的危險。當他熟悉了色的危險,離去任何地遍等。而專注其心於離了色的虛空之時,則他的心進入那(虛空)而無困難了。如是則悲為空無邊處的近依,更無過上,所說(悲)以空無邊處為最上。
(3)喜住者,因為由各種原因而生喜悅的有情的識而生起喜,所以他的是非常的理解於識的。當他次第的超越空無邊處而專住其心顧虛空境相的識的時候, 則他的心很容易的進入那識了。 [325]如是喜為識無的近依,更無過上,所說(喜)以識無邊處為最上。
(4)捨住者,因為沒有思慮「願有情樂,或願其解脫痛苦,或願其不脫離所得的幸福及因為於勝義中解脫苦與樂等的執取,所以他的心(於勝義中)是不存在著  執取之苦的。當他的心熟練了自勝義中解脫(苦樂等的)執取及勝義中不存在著執取之苦而次第的超越識無邊處專注其心於勝義中的無有識的自性存在之時,則他的心不難進入無了。如是則捨為無有處的近依,更無過上,所以說(捨)以無所有處為最上。  
 ------------------------------------------------------------------------------------------
覺音論師引用的經典在相應部46.54 ,雜阿含經 743經。

這經的由來是由於傳統婆羅門信仰者也修四梵住,而這些外道出家眾問佛教出家比丘:『我們修四梵住,你們也修四梵住那麼佛教與我們的宗教有何差別?』

光從雜阿含743經,僅能看出佛陀對此一問題以禪定修學的淺深來回答,並做出比較。在相應部46.54中多出了七覺支的部份,除此之外同樣的語句中有這樣條件說明。

莊春江師兄翻譯:『比丘們!這裡,對未通達更上解脫的有慧比丘,我說慈心解脫者以清淨為最勝。 』

這裡的『更上解脫』,顯然指的是佛教特有的慧學部分,對於煩惱永遠斷的部份而說。

1. 慈

四梵住的修學,其中慈、悲、喜是屬於四分法的前三禪的,而捨梵住則屬於四分法的第四禪,『慈心解脫 清淨(解脫)為最上』指的應該淨觀的第四禪。

覺音論師的說明 :『而專注其心於不厭惡的 青等的遍淨之色 時則他的心進入那(遍淨色)中而無困難了。』

十遍處的修學最高皆可達到四禪,其中有些遍處不適合瞋強行者如青遍,由於慈梵住的修學,使得瞋強行者的休學時,瞋性行不成為障礙。

2.悲

四空定從最初的超越色想,到最後的非想非非想都是所緣的超越,前後並不是同一所緣,從遍的修行也能超越所緣而達空無邊處,在這裡,佛陀說明了由於悲梵住的修行,心緣眾生離苦,並熟知 色(有對法) 的過患,因此對於超越色想有所助益,並且說: 『... 悲心解脫空無邊處為最上 ....』

3.喜『喜心解以識無達處為最上』
4.捨『捨心解脫以無所有處為最上』


這經重點並不在於貶抑其他宗教而說四梵住的極限,在雜阿含567經中:

質多羅長者問尊者那伽達多:「此諸三昧為世尊所說?為尊者自意說耶?」


尊者那伽達多答言:「此世尊所說。」

質多羅長者語尊者那伽達多:「聽我小思惟此義,然後當答。」

須臾思惟已,語尊者那伽達多:「(1)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2.)有法一義種種味。」

(1)復問長者:「云何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1)長者答言:「無量者,謂聖弟子心與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

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

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心三昧。

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為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2)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
(2)答言:「尊者!謂貪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無相。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

如果看莊春江師兄的翻譯就更容易理解了

『大德!什麼法門,由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一種含義,但只有文辭不同呢?
  大德!貪是量的作者;瞋是量的作者;癡是量的作者,煩惱已盡的比丘那些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就像無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大德!對所有無量心解脫之所及,不動心解脫被說為其中之第一,而那不動心解脫,貪是空的、瞋是空的、癡是空的。
  大德!貪是件東西;瞋是件東西;癡是件東西,煩惱已盡的比丘那些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就像無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大德!對所有無所有心解脫之所及,不動心解脫被說為其中之第一,而那不動心解脫,貪是空的、瞋是空的、癡是空的。

  大德!貪是相的作者;瞋是相的作者;癡是相的作者,煩惱已盡的比丘那些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就像無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大德!對所有無相心解脫之所及,不動心解脫被說為其中之第一,而那不動心解脫貪是空的、瞋是空的、癡是空的。

  大德!這是法門,由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一種含義,但只有文辭不同。」

  「屋主!這是你的獲得,屋主!這是你的好獲得,你有在甚深佛語上涉入的慧眼。」 』

由此經可見四梵住的修法在當時佛教僧團中應該是有相當的地位。

如前面說相應部46.54或是雜阿含743經重點並不在於貶抑其他宗教而說四梵住的極限,而是佛陀說明為什麼他也教導四梵住的修學,一個好的修行方法沒有必要因為源自外道而排斥。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Android 4.2 VR 環景相機



這不是360度拍攝,而是球狀拍攝,拍完之後配合 android 特有的照片播放程式,真的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我試著將照片傳到舊版 android 4.1的版本也能看到這種效果)。





網路上看到有些使用者的建議是 : 『You MUST turn the phone around a single point. You must move your ass and not move your arm.』 : p

Move your ass!! 實際試了一下.... 這樣更難拍攝,或許在室內較小的場景這個方式是對的。

google 也有建議的拍攝方式




理論上這種環景照片,應該瞬間同時拍攝,就像這部影片一般,為什麼沒人做類似的外接相機,然後接在手機的USB,把相機拿到頭頂上按一下就搞定,呵呵...



最後有個有趣的免費桌布軟體是 photo sphere  在 play 商店可以找到,有兩套,也都可以。
這樣你就可以將自己拍攝的環景照片變成手機上的動態桌布。


更多的內容請參考 http://www.google.com/maps/about/contribute/photosphere/


標籤: ,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Reincarnation 輪迴

這幾天透過 youtube 我發現馬來西亞開印法師的一些演講,網址在:
http://www.youtube.com/user/stvn2012?feature=watch



其中講到三世因緣的主題引起了我的興趣,演講中開印師父提到的一些相關資料,我也透過網路搜尋找到,在這裡做個整理,或許有人也會喜歡這個主題。

1.演講中提到 Discovery 的紀錄片Reincarnation 輪迴在這個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z-fOKoehX8&list=PLfCfXBhvo8SI2RJgTjCmN7gm5krOlAIYd&index=1
影片分成五個段落

2.英國太陽報,及英國第五台所報導的 『記得前世的英國小男孩』或是『The boy who lived before』相關資料
希望之聲中譯:http://big5.soundofhope.org/node/301351/16K-mp3/
英國第五台紀錄片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FHWb7IuPno

3.最後開印法師主講三世因緣的演講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TwSOQ1kw1E&list=PLfCfXBhvo8SL_e5u2-7_VvZI3bR93ZlSg

a.------------------
在雜阿含(四一四)經中提到:
有群比丘在談論宿命所作的問題,而佛陀這樣回答

佛告比丘:「汝等比丘莫作是說:『宿命所作。』所以者何?此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不向涅槃


這些影片的目的是要讓人知道有業報輪迴的可能性,而不是談論過去生如何如何... 如同佛陀所喝責的,對於輪迴的詮釋各個宗教並不相同,佛教不同於其他機械性的詮釋如命定論、宿命論、或上帝主宰....等,而且佛教認為的業報關係是較為狹義的,專指身心的變化相續,如雜阿含977經中

佛陀否認 『人有所知覺,彼一切本所作因』 這樣的看法
並且說:『佛告尸婆:「彼沙門婆羅門實爾洛漠說耳,不審不數,愚癡不善不辯。所以者何?或從風起苦,眾生覺知,或從痰起,或從唌唾起,或等分起,或自害,或他害,或因節氣。...... 

意思就是說有些苦受來自氣候變遷、或疾病、或是生活習慣、或自身的錯誤觀點、或被他人所害,這些苦並不見得是來自過去的業(造作)所致。

不是一般算命的胡扯說法,輕易評斷受害者,歸咎說 :這苦來自過去某時某地業。(佛教不是這種說法)

b.----------------
至於正確的自行證明輪迴的真實性,佛教的方法中有共外道與不共外道的
,例如第四禪之後轉修神通的方法,以及少惱法的修行(不惱眾生)是共外道的,而毗婆舍那所成就的觀智則屬於佛教特有的,詳細的內容含括在清淨道論-度疑清淨以前的範圍。

開印法師提及的『相應部所食經』就是『雜阿含46經』,莊春江師兄對讀版網址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str=%E8%A2%AB%E9%A3%9F%E7%B6%93&path=SA0046.htm

第五個影片中法師提到知宿命三種根據成實論的說法

《成實論》卷16〈197 六通智品〉:「
憶宿命有三種。
一用宿命智。
二報得。
三生便自憶宿命智。

名修得報得者如鬼神等。
生便自憶謂人道中。
問曰。以何業故生便自憶。
答曰。以不惱眾生此業能得。所以者何。死時生時苦切逼故忘失憶念。此中難得不失故須善業。」(CBETA, T32, no. 1646, p. 370, b7-12)

c.----------------
開印法師提及四蘊生、一蘊生、五蘊生... 這些是末學不能苟同的。法師很可能根據論書這麼說,也或許我誤解他的意思。

我的看法是 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些在早期佛教都是指心理境界,但這不是否認有『處』或住所,或說世界,無色界眾生應該也是有五蘊的,只是色法、有對想...... 對他們沒有影響力。反對理由如四識住的經文,三事和合觸的經文,受想行不可別安立經文,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識不能離名色而去)的經文,如果五蘊中有法能不待因緣的自存,佛教的緣起就說不通了。

d.----------------
這些資料的整理,是希望在這人世間,有些人為獲取短暫的慾望滿足而不擇手段的人,能夠有所警惕,或許你不能理解什麼是『有業報而無作者』,希望您至少能了解『不同的決定、造作與行為他的力量都會延續下去』。


標籤: , , , , , , , , ,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讓你說的出做得到


我覺得掌聲應該給有遠見早已長期反核的人,有些投機政治人物看風向球選票考量,講了什麼,最好聽聽就好。

我講的就是之前桃園縣長朱立倫,他做到哪件事?
優雅貼近民心?

我覺得很噁心啦~~~~

(工商時間~~~ 鳥頭牌~讓你說的出做得到)



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Autolisp 欄位轉成多行文字 Field to MText

寫這個程式的原因是之前寫了將標註尺寸對應到欄位的程式,在繪圖下料時使用,能減少許多錯誤 (尺寸變化文字就變化)。

問題是有些人使用免費的CAD 如 DraftSight,在讀取 AutoCAD 檔案時,附加的欄位屬性會變成文字公式......



網路上找了許多版本,好像都蠻失敗的,欄位轉成多行文字,這轉換上似乎有點困難。但是如果使用MText 做為加入資料自動計算的欄位,炸開就可以了很簡單的回復成一般的文字物件,而且很正常,缺點是會變成單行文字。

那需要做的事簡單的說就是

1. 在選取時僅選中欄位文字 ( FieldMText )
2. 炸開欄位文字 ( FieldMText ) 並取回被炸開的 ( Text ) 物件
3. 再將  ( Text ) 物件 轉回 MText



(defun c:exf ()
  (prompt
    "\n注意!!這程式會炸開所有欄位"
  )
  (setq ss (ssget))
  (setq ss (SSEntTyp ss 0 "MTEXT"))
  (setq ss (SSEntTyp ss 102 "{ACAD_XDICTIONARY")) ;;選取欄位文字物件
  (setvar "qaflags" 1)
  (if (and (/= nil ss) (/= 0 (sslength ss)))
    (setq ss (ExplodeAndGetExplodedObject ss)) ;;炸開並取回炸開物件
  )
  (SScvMtext ss) ;;將被炸開的物件轉回多行文字
  (setvar "qaflags" 0)
  (princ)
)


;;;*************************   只選取欄位文字物件    **********************
(defun SSEntTyp (SSrex index entype /  n endata enNamen ssExcluded result)
   (if (/= SSrex nil)
     (progn
       (setq ssExcluded (ssadd))
       (setq n 0)
       (repeat (sslength SSrex)
     (setq enNamen (ssname SSrex n))
     (setq endata (entget enNamen))
     (if (= (cdr (assoc index endata)) entype)
       (progn
        (print entype)
        (print (cdr (assoc index endata)))
            (setq ssExcluded (ssadd enNamen ssExcluded))
       )
     )
     (setq n (+ n 1))
       )
     )
   )
          (setq result ssExcluded)
)

;;;***********************  炸開並取回炸開物件 **************************
(defun ExplodeAndGetExplodedObject (SS          /         i
                   n          enNameI     enNameN
                   ssuni      ssuni2     ssExclude
                   ssexploded result
                  )
  (if (/= SS nil)
    (progn
      (setq ssuni (ssget "x"))
      (setq i 0)
      (repeat (sslength SS)
    (setq enNameI (ssname SS i))
    (setq ssExclude (ssdel enNameI ssuni))
    (setq i (+ 1 i))
      )
      (setvar "qaflags" 1)
      (command "explode" SS "")
      (setvar "qaflags" 2)
      (setq ssuni2 (ssget "x"))
      (setq n 0)
      (repeat (sslength ssExclude)
    (setq enNameN (ssname ssExclude n))
    (setq ssexploded (ssdel enNameN ssuni2))
    (setq n (+ 1 n))
      )
    )
    (exit)
  )
  (setq result ssexploded)
)


;; ********* 轉換成 Mtext 副程式 ************
(defun SScvMtext( SS / )
  (if (/= ss nil)
    (progn
      (setq len (sslength ss))
      (while (> len -1)
 (setq txtName (ssname ss len))
 (command "txt2mtxt" txtName "");; 呼叫 express 程式
 (setq len (- len 1))
      )
     )
   )
)


就是這樣間接的將欄位 ( Field-MText ) 轉成多行文字 ( MText )

相關文章

http://wildkidblog.blogspot.tw/2012/10/autocad.html
http://wildkidblog.blogspot.tw/2010/07/autocad.html
http://wildkidblog.blogspot.tw/2010/08/autolisp-exclude-entites-from-selection.html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