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SN.1.11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十一經

原文參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11.htm
他裡面都有注解

歡喜園是三十三天園林的名稱
這經很有趣的就是有些天眾也是追逐慾望的

五種欲是指 視覺的享受、聽覺的、嗅覺的、味覺的、觸覺的,欲界天還是有男女慾的,還是有飲食的。

也有三十三天的佛教徒回應他們

愚癡的你不了知,如諸阿羅漢之語:
   一切行確實是無常的,是生起與消散法,
   生起後被滅,它們的平息是樂。』

這位三十三天的佛教徒真的用愚痴 Bāla 這個字 ...... XD

一切行確實是無常的 ,在不同的前言後語有不同的意思例如:

1.諸行無常這種範圍最大,泛指身心,五蘊都包括在內。
2.行蘊,是指受、想以外的心所法。
3.緣已生法中行支,意義最窄他指意圖,思心所,以及有了意圖之後及其行為,這會形成一種影響力影響著下一個五取蘊,或稱為業力,當時很多其他宗教講業力,佛教版的業力是由五蘊身心傳遞是緣起的,而不是某種物質或超常力量。

佛教版的業力不是非因緣的存在,他並沒有實質性,如果有不受制因緣的,非因緣所集起的,你不可能消滅他。

即使是三世兩重因果的解說方式,業的影響力都是現在進行式,業不會是在過去。



標籤:

十經一聚 攝頌

蘆葦品第一,其攝頌:
  「暴流、解脫、該被帶走,時間飛逝、切斷多少,
   清醒、未確知者,極忘失者、慢之愛欲者,
   林野被說為第十,此被稱為品。」


這是幫助記憶的,就是每十經中取出關鍵字。

印度人常用的曼陀羅速記法

例如

頭 -- 暴流
左耳 -- 解脫
左肩 -- 該被帶走
左手肘 -- 時間飛逝
左掌 -- 切斷多少
右掌 -- 清醒
右手肘-- 未確知者
右肩 -- 極忘失者
右耳 -- 慢之愛欲者
頭 -- 林野

這種方式當記好每個對應,你要倒過來也能正確回憶。


SN.1.10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十經


這經講當下,解釋得最清楚是摩訶迦旃延(大迦旃延) ,當下並不是止時間上的現在,人的心理狀態非常複雜,這裡就可以看出五蓋只是為了分析其特質而分開說,其實交錯複雜,前面講到五蓋的部分有提到,因為習慣性而在禪修時想到種種物質欲樂,而這樣的貪欲蓋將你的心拉離所緣。

就時間上你是(現在)坐在那邊,但心卻不是,你可能追憶過去所經驗的慾望,或者想要在未來再次體驗那樣的慾望。

所以佛教講的當下是指沒有五蓋影響的心理狀態,而不是單純的指時間上的現在。

尊者摩訶迦旃延這麼說:
......

學友們!怎樣是『隨過去的而行』呢?『我的眼過去時是像那樣的,色是像那樣的。』在那裡,識被欲貪束縛;當識被欲貪束縛時,則歡喜它;當歡喜它時,則隨過去的而行。
......

學友們!怎樣是『期待未來的』呢?『我的眼未來時會是像那樣的,色會是像那樣的。』對未獲得的獲得心寄望,緣於心的寄望,則歡喜它;當歡喜它時,則期待未來的。

原文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33.htm


以上只列出個人意見或觀點,原文請到莊春江網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

標籤:

SN.1.9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九經


中文林野、森林有時候也引申作煩惱,這邊指修行的地方 arañña,另音譯為「阿蘭若」。

捨斷慢後善得定,由善心,已於一切處掙脫,單獨不放逸地住在林野,他能渡死亡領域的彼岸。

有佛教論文講到初禪到四禪證入安止的時候也會有無我的感覺,也有些人會認為這是證道,但實際上不是,這裡是不是指證入道智那種定,不得而知。

五禪支跟五蓋也是敵對法,先去短暫的去除五蓋才能證得禪定,禪定的特色是有慧者(無痴心)才能證入安止,但是他是壓服煩惱,捨斷慢後善得定,跟一般經典講的修行順序不同,也可能是押韻的關係,這裡一切處是指各方面的而不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總之這經強調不放逸,與定的重要。

標籤:

SN.1.7 SN.1.8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七經 第八經



這位天神看起來應該是皈依佛的
確知法者?

理論上是初果聖者,他破除有身見,因為他能如實觀察身心五蘊,知道其緣起關係,不會對其他宗教理論所吸引,見法,當然不會疑法、對於教導者佛陀當然也不會懷疑,因為他見緣起,知道其中因果關係,他不會對於這不是因而認為計著是其因 (非因計因),他對於導向解脫的道,不會有錯誤的掌握,不會像印度的苦行者,睡釘床,餓到皮包骨,不穿衣,學牛的行為(牛戒),學狗的行為(狗戒),而認為這樣可以解脫。

除此之外經中也講到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這似乎沒有講到會不會被導向異教,凡事有它的因緣,那臨近初果的人呢?

講到凡事有它的因緣我想到很多佛教徒受到一本漫畫(用台語念)影響,當然漫畫也很好啦,只少引起一些人的興趣,那本漫畫常常講到某位大禪師在鋤田敲到瓦礫,因此開悟。
我也聽過有佛友告訴我他在聽師父講經時突然耳鳴什麼都聽不到,傻在那邊,他想應該是開悟了。我呢當然不敢呲牙咧嘴的笑囉,那太沒禮貌了。

凡事有它的因緣,思考一下他的因緣吧!  想想先前的努力吧,跟敲到瓦礫的聲響比較沒關係...... 因為每天都有很多聲響......

小聲的告訴你,沒有不小心或意外進入的禪定,同理道智也是。

以上只列出個人意見或觀點,原文請到莊春江網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

標籤: ,

SN.1.6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六經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怎麼感覺這位天神在刁難佛陀,但是佛陀居然也能回答,要是我真不知道怎麼回答,還是他們智慧都比較高。

五根
是修學的大方向:
是對佛、法、僧、戒的淨信
精進四正勤的內容
四念處的內容
四禪
四聖諦

五蓋是五種心的障礙 :

貪欲蓋是 想要滿足物質欲望的意圖,有的經典翻譯成欲欲,白話就是欲望的意圖,其中一個欲指意圖是中性的,包括想站起來做下去這樣的意圖都是,另一個欲是指物質欲望,原文由兩個字組成 kāmacchandaṃ 。kāma 是物質欲望,chanda 是意圖。

嗔恚蓋是 排斥,也有惡意想要毀滅殺害的意圖。

疑蓋是 對佛、法、僧、戒的懷疑,有的人可能會說那這樣不是跟「信我得永生的宗教一樣?  別誤會佛教不搞這個, 在葛拉瑪經佛陀就講過 : 對於不確知的事懷疑是正當的(包括佛陀本身),一旦你確知了自然就不會有疑。
例如初果聖人,他親見緣起法,他不會認為有一個不變的我在五蘊之外或認為五蘊或其中一蘊是我,也不會不再懷疑佛陀所說,因為他從身心見法,由於親見緣起法,他知道怎麼做導向涅槃,怎麼樣不導致涅槃,不會非因計因,非道計道。

疑蓋也有猶豫不決的意思,對於一件事如果猶豫不決你什麼事也完成不了。


昏沉蓋是 沒精神懶懶的、或很想睡腦筋不清楚的狀態。

掉舉追悔蓋是 心一下很高昂一下很失落低潮,或是對做過的事追憶懊悔,這很像現代醫學的心理疾病憂鬱症。

這五種心理障礙與五根,包括很大範圍的意義,也包括小範圍的意義

例如禪修時,你坐在那裏,專注於一個所緣(禪修專注的對象),突然由於過去積習的關係你想到鐵板燒,甜點,美女這類物質欲望,這時你的心就被拉離開所緣,你認為禪修會成功嗎?

 或者想到討厭的事物,也是一樣意思心排斥,心就被拉離開所緣。

坐在那你昏沉想睡,或者冷氣很舒服,睡一覺真好,心就被拉離開所緣。

掉舉追悔蓋也是將你拉離所緣,心都不知道飄哪去了。

也很可怕,你都不知道坐在那裏觀察呼吸(所緣)是要做什麼? 為什麼做這蠢事? 像這樣沒有理論基礎,只是叫你坐在那裏觀呼吸,也不講操作細節。這種禪堂還是別去了,我認為還是要對佛教教理有一個比較正確整體的了解甚至對禪修方法理論要先理解再去。

千萬不要在那你感恩seafood,那真的很蠢。

以上只列出個人意見或觀點,原文請到莊春江網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






標籤: , ,

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

SN.1.5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五經


綁在生死輪迴的十結,分別是
切斷五(身見、疑、戒禁取、貪、瞋)
捨斷五(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
修習五 (信、精進、念、定、慧等五根)
越過五染著 (貪染著、瞋染著、癡染著、慢染著)

這些是 相應部注《顯揚真義》注釋書的解說。

其中十結是有因果關係時間先後順序的,我看過最精彩的說明是大寺派佛音論師的清淨道一書。


以上只列出個人意見或觀點,原文請到莊春江網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

標籤: , , ,

SN.1.3 SN.1.4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三第四經


經中佛陀回答有一種特色,比如想要將來得到比較好的人生,佛陀會告訴他欲界天更好,想要投生初禪天的,佛陀會告訴他二禪天更好,這二經也是一樣,佛陀要他進一步取得更安穩。

有一些宗教認為或者在人世間道德行為很高尚的被稱為是聖人,在佛教則是確定將切斷生死輪迴的才是聖人,初果及以上,其他都是凡夫,不管它是在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當福報盡的欲界天以及長壽的無色界天只要還未解脫還有貪愛都還是會輪迴的,所以是凡夫。


經中常出現的世間一切,通常指五蘊、六入,不是宇宙外太空。
可以查關鍵字"一切者"

SN.35.23 一切經(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我將教導你們一切,你們要聽! 
  而,比丘們!什麼是一切? 
  眼、色、耳、聲、鼻、氣味、舌、味道、身、所觸、意、法,比丘們!這被稱為一切。 

SN.35.68 三彌提問世間經(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大德!被稱為『世間、世間』,大德!什麼情形可能有世間或世間的安立?」 
  「三彌提!有眼,有色,有眼識,有能被眼識所識之法的地方,就有世間或世間的安立;……(中略)有舌,……(中略)有意,有法,有意識,有能被意識所識之法的地方,就有世間或世間的安立。
  三彌提!沒有眼,沒有色,沒有眼識,沒有能被眼識所識之法的地方,就沒有世間或世間的安立;……(中略)沒有舌,……(中略)沒有意,沒有法,沒有意識,沒有能被意識所識之法的地方,就沒有世間或世間的安立。」 


值得一提的是,我聽過有人說 : 「造作福行非福行都是無明」@@!!!
聽了快吐血,是初學者好高騖遠? 還是假掰?
審慮經是這樣講

SN.12.51 審慮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
比丘們!如果一個進入了無明的人造作福行,則識有福的轉生;如果造作非福行,則識有非福的轉生;如果造作不動行,則識有不動的轉生

  比丘們!當比丘的無明已被捨斷,明已被生起;以無明的褪去,明的生起,他不造作福行,不造作非福行,不造作不動行,當不造作、不製造思時,他在世間中不執取任何事物。不執取則不戰慄,不戰慄就自己證涅槃,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當比丘的無明已被捨斷.......這段
我換句話講: 一個阿羅漢已經無貪、無嗔、無癡,就凡夫來看阿羅漢聖者他是一個有智慧完美的人格、全善的,他做什麼都不會導致下一次生死流轉。

這句「造作福行非福行都是無明」本身就有導果為因的語病,如果你理解成造作福行(福善業)也是無明那你撿角了,佛教三十七道品,四正勤在講什麼呢?



以上只列出個人意見或觀點,原文請到莊春江網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





標籤: , , ,

SN.1.2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二經


佛教核心理論是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十二因緣的十一種關係
1.「無明」 緣「行」2.「行」緣「識」,3.「識」緣「名色」,4.「名色」緣「六處」,5.「六處」緣「觸」,6.「觸」緣「受」,7.「受」緣「愛」,8.「愛」緣「取」,9.「取」緣「有」,10.「有」緣「生」,11.「生」緣「老死」;
如果講一個一個的各支如 : 無明、行、識 ....,這些稱為緣已生法只講識支的時候不是指識可以單獨存在,佛教承認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但是普遍都以為人死了變成鬼,是一種精神的存在,佛教並不是這樣講的,惡鬼道也具有五取蘊的,也就是說他們也有身心

其中對有支的說明在其他經典提到三
,對應的就是三界,這是由於人對於該界境界的取著最後導致在該界出生,佛教的修行要在愛、取之前就要切斷煩惱,否則一定會導致在該對應的心理境界出生。

可能會有人以為那修行出三界解脫生死豈不是要先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最後才能出三界? 這裡的界跟其他電視上怪怪的算命師講的界不同,這裡的是指心理層次,例如禪修者雖然是人屬欲界,他可以藉由奢摩它使色界心生起,甚至使無色界心生起,界可以跨越,但不是說你修到色界四禪你就是色界天的眾生,你必須保有這樣的禪定到臨終前,死後才可能投生到你意圖想去的生存地,當然這還受到業的影響,所以阿含經中說: 本行所作、本所思願。就是你此生所愛著的執著的以及此生的行為造作導致。

包括布施等一些善的種種慾望對人的嗔恨、感激、慈愛....,都影響著你未來的去處,經常是
嗔恨的殺戮的,必定導致欲界的惡道,反之慈愛布施則導至善趣,最好的到欲界天,沒有禪定力的是不可能生色界無色界天。

以有之歡喜的遍盡 : 就是對三界都不再取著,導向解脫的。有應該有更深的部分佛陀為什麼安立,不是我能力可以說明的,所以先略過

以想與識的滅盡 : 根據清淨道論 : 
之處,不一定會有此的存在。 可是有存在時,則不和分別 (差別) [P.438]。

想是什麼?

例如你看到一個美女、根據你此生對貌美根據你此生所累積對美的概念認為這是個美女。或說看到一堆齒輪的運作,根據你對機械設計的學習,雖然齒輪沒轉動,你也知道結果,或者你想像一個圓裡面內切一個矩形,在心中成
(),這是想的功能。但是想產生的概念在各個時代結果不同,在唐朝美女,你今天可能會認為是可厭的肥婆。有時候是語言的說明需要例如高矮、上下、美醜、這種相對性沒有絕對性的語言概念,也是想的作用,一種概念一種心的標記。

想不但是思考上必須的,也是很多愚蠢行為原因,有時候概念會反過來驅使人做出一些極度愚昧的行為。例如有些媒體對獨裁政權的歌功頌德、經濟至上、效率至上,卻又害怕民主制度的政府掌握權力,這就是紅色概念反過來影響智商的例子。

識是什麼?
是一種識知能力,對於事物的特徵特相能夠分別分析,當然他不是單獨運作,他必須依靠五蘊的其他四蘊,例如貪愛,必須有受取蘊,
受取蘊又必須有色取蘊.....相依而作用,十二因緣的十一種關係也是,他們是前一個五取蘊與下一個五取蘊的主因說明

電視上常看到一些情殺,當事人也是有色、受、想、行、識,可是他不能生起慧來斬斷煩惱,所以說: 
之處,不一定會有此的存在。 可是有存在時,則不和分別

以想與識的滅盡讓我想到心經的無智亦無得,當然研究不能這樣天馬行空,但是若依照南傳註釋書的解釋又不得不這樣理解。

在SN.22.82 (莊春江譯) 
比丘:「但,大德!這些五取蘊的根源是什麼呢?」 

佛陀:「這些五取蘊,比丘!欲為其根源。」{……(中略)} 


比丘:「大德!那執取就是這那些五取蘊呢?或者,除了五取蘊外有執取呢?」 


佛陀:「比丘!1.那執取既非就是那些五取蘊,2.也非除了五取蘊外有執取,而是凡哪裡有欲貪者,那裡就有執取。」 


佛陀為什麼回答得這麼難理解?

因為1.如果執取的是五取蘊,自殺就解決了,佛教當然不是鼓勵自殺。
2.也非五取蘊外有執取,如果是五蘊外另外有執取你這五取蘊怎麼修行也沒辦法解決。

但是這經是一位天的眾生問: 你知道眾生的解脫、已解脫、遠離嗎?
佛陀回答 :「以有之歡喜的遍盡、以想與識的滅盡、以受的滅與寂靜,朋友!這樣,我知道眾生的解脫、能被解脫、遠離。」

避免了
有一個進入涅槃 --- 我見
或有一個進入涅槃 --- 人見
或有個眾生進入涅槃 --- 眾生見
或有個真我()進入涅槃 --- 壽者見
而這樣回答。

南傳佛教的註釋書以 : 道心、果心、及涅槃來表示 -- 解脫、已解脫、遠離。

以上只列出個人意見或觀點,原文請到莊春江網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





標籤: , , , , ,

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SN.1.1 相應部 諸天相應 第一經 SN.1.1




在諸天相應,天的眾生通常以詩誦提問,而佛陀也會以詩頌回答。
我聽過惠敏法師說,這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問答,以表示水準比較高。
佛陀也不甘示弱,也以詩誦回答。惠敏法師是用一種比較輕鬆的方式來講。但是有沒有這樣的層面? 自己判斷囉。詩誦提問、詩頌回答會因為押韻的關係,有些簡略,不詳細。以往我看到這類經典直接略過頂多記一些關鍵字,就下一經,其實初學者也應當是這樣,不必在這樣簡略的經典上打轉。

1.先講從見的意義,特別是南傳,大多講到見 diṭṭhi 多半只邪見,不是說其他宗教很邪惡,只是對應正見來說。例如六十二見,是當時各種宗教的見解、觀點,其實當時宗教的觀點應該不只62,只是做一種歸納,對於微小差異就整合為一類。就今天還是可以看到種種新興宗教,或依於佛教名稱的新宗教,也各自提出他們的觀點,不只是宗教觀點,假新聞也如同暴流。

暴流,可以理解成種種見
無住立、無用力?

沒有住著於某一種觀點,可以說是無住立。
無用力,佛陀並不是刻意的提出一種否定對方的觀點,從與外道對話的經典可以看出,先從對方觀點出發並點出其觀點本身的矛盾。

關於見,經典中對我來說理解上最有幫助的就是 SN.12.15 也出現在 SA.266

SN.12.15 莊春江譯:
「迦旃延!這世間多數依於兩者:實有的觀念與虛無的觀念。 
  迦旃延!以正確之慧如實見世間集者,對世間沒有虛無的觀念;迦旃延!以正確之慧如實見世間滅者,對世間沒有實有的觀念。 

如果仔細觀察這些觀念實有、虛無,都找不到可以對應的事實,生命不斷動態的在轉變,不只身成長老化、心智也從幼稚到成熟到昏庸,去想像有什麼不變的只是出於想像,有些是語言上的方便講有講無,有些只是人們被綁在概念上,實際找不到可以對應這些名詞的事實。

2.從生死流轉上來說
暴流也可以看成生死輪迴之流
無住立、無用力?

在天相應的後面幾經講到味、患、離,佛教是以智慧徹底根除煩惱而非苦行,從貪慾的根本身心來看如何味著、什麼是欲樂的過患、到真正遠離。
而不是傷害身心,或其他激烈的手段。可謂無住立、無用力。

3.奢摩它與毗婆舍那
佛弟子學習奢摩他的目的是為了毗婆舍那,不會因為奢摩它的定樂而住著,不會生天而樂著,可謂 無住立。

轉而以禪定力為輔助如實觀察身心,進而超越種種見進而斬斷煩惱可謂無用力。

結論: 我認為這經要表達的是中道,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少了不生不滅? 
如果你看了SN.12.15 你會認為有一個人或者有個真我進入涅槃或消失了,表示你還看不懂。

SN.35.85
那時,尊者阿難……(中略)對世尊這麼說:
  「被稱為:『世間是空、世間是空』,大德!什麼情形被稱為『世間是空』?」
  「阿難!因為以我或我所是空,因此被稱為『世間是空』。
  阿難!什麼是以我或我所是空呢?阿難!眼以我或我所是空,色以我或我所是空,眼識以我或我所是空,眼觸以我或我所是空……(中略)凡以意觸為緣生起的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受也都以我或我所是空。
  阿難!因為以我或我所是空,因此被稱為『世間是空』。」


關鍵字: 暴流、無住立、無用力,中道。

以上只列出個人意見或觀點,原文請到莊春江網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



標籤: , , , ,

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佛陀常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篇不是要談武功祕笈,不過佛陀常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就是討論時,佛陀先尊重對方的主張或觀點,再點出其矛盾點,這在非常多的經典中可以看到,但是有時佛陀並未再解釋他的論點及主張,你可以反過來就說是佛陀的主張嗎? 


SA.45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慰勞已,於一面住,白佛言:「眾生非自作、非他作?」

佛告婆羅門:「如是論者,我不與相見,汝今自來,而言我非自作、非他作?」

(這段白話: 抱持這些主張的或觀點的,我不和他討論,你今天自己來,卻說我非自作非他作)

婆羅門言:「云何?瞿曇!眾生為自作、為他作耶?」
(白話:  修行人反過來問 : 那是眾生是自作、是他作嗎? )


佛告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有眾生方便界,令諸眾生知作方便耶?」

婆羅門言:「瞿曇!有眾生方便界,令諸眾生知作方便也。」

佛告婆羅門:「若有方便界,令諸眾生知有方便者,是則眾生自作、是則他作。婆羅門!於意云何?有眾生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彼眾生知有造作耶?」

(白話:  有沒有比較正確的方式,讓眾生知道有這樣的方式,如果有就是自作、就是他作,其他可以參考南傳經文,不外乎精勤、努力、持續、實踐,如果有就是自作、就是他作。)

婆羅門白佛:「有眾生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諸眾生知有造作。」

佛告婆羅門:「若彼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令諸眾生知有造作者,是則眾生自作、是則他作。」

婆羅門白佛:「有眾生自作、有他作,瞿曇!世間多事,今當請辭。」

佛告婆羅門:「世間多事,宜知是時。」

時,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看完上面這經可能會有人這麼認為,佛陀主張的是 眾生自作、是則他作)



一般講見,通常指邪見,底下兩經都是。
這邊講 : 
「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 ..... 指邪見,佛教反對的觀點)

SA.155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無力、無精進、無力精進、無士夫方便、無士夫精勤、無士夫方便精勤、無自作、無他作、無自他作;一切人、一切眾生、一切神,無方便、無力、無勢、無精進、無堪能,定分、相續、轉變,受苦樂六趣。』?」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SA.155 講 無自作、無他作 ....一切人、一切眾生、一切神,無方便、無力、無勢、無精進、無堪能 這是邪見。

為何底下這169經 :

世間我自作、世間我他作、世間我自作他作、世間我非自作非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世間我苦自作、世間我苦他作、世間我苦自他作..... 也是邪見?? )

SA.169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我常、世間我無常、世間我常無常、世間我非常非無常;我苦常、我苦無常、我苦常無常、我苦非常非無常;世間我自作、世間我他作、世間我自作他作、世間我非自作非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世間我苦自作、世間我苦他作、世間我苦自他作、世間我苦非自非他無因作。』?」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

底下這經也是一樣 

SN.22.59
相應部22相應59經/無我相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有一次,世尊住在波羅奈鹿野苑的仙人墜落處。
  在那裡,世尊召喚[那]群五比丘們:
  「比丘們!」
  「尊師!」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色是無我。比丘們!因為,如果這個色是我,這個色不會導致疾病,也會在色上得到:『我的色要這樣;我的色不要這樣。』但,比丘們!因為色是無我,因此,色導致疾病,也在色上得不到:『我的色要這樣;我的色不要這樣。』

這段經文:

因為色是無我,因此,色導致疾病,也在色上得不到:『我的色要這樣;我的色不要這樣。』

SN.22.59 有些人可能會理解成 :

無力、無精進、無力精進、無士夫方便、無士夫精勤、無士夫方便精勤、無自作、無他作、無自他作;一切人、一切眾生、一切神,無方便、無力、無勢、無精進、無堪能,定分、相續、轉變,受苦樂六趣。


為避免這類誤解,建議是花點時間研究一下梵網經、沙門果經,從各個當時印度宗教及哲學主張,以及佛陀怎麼回應這些主張的深層含義與歷史上宗教上的關係,可以避免這類誤解,也可以發現西方哲學比起佛陀的講法,相對的黯淡無光


我試著歸納一些原則,能力有限或不完整請見諒

1.所有立論佛陀根據身心,就如同他對一切的定義,世間的定義。
2.
苦,佛教要解決的問題是苦。
3.法不孤起,沒有不依賴他法可以獨存的法。
4.沒有什麼不變的從前一剎那來到下一剎那。





標籤: